我虽出生在渭北的小京城,但却与延安有着不尽的情结。我一生有三个时段是在延安度过的,这一经历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辉光与自豪。
与延安的特殊缘分还得从父辈说起。我的叔父是建国前跟随渭北的地下游击队队长吴沙浪在韩城宜川一代从事革命工作,当时称之韩宜支队。建国后,叔父就地转业到延安市东关的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叔父母多年没有孩子,在我刚刚记事不到三岁时,我被送到叔父家成为他的养子。记得那时乘坐汽车去延安,走了两天,中途还得住一宿。那时的延安在我的记忆中是个不大的地方,清清延河水畅流不息,那时延河还没有架桥,我和小朋友时常下河去玩水。家里没有自来水,由老乡从河边挑水吃,挑一次在门背面用粉笔画一道,月底才付工钱。那时我家住在一个三面盖有小瓦房的小院内,用木棍扎起不高的小篱笆围栏。家的对面是个小商店,我时常提着酱油瓶去买调料,记得商店窗口很小而且较高,每次我都要垫着脚尖朝里面望有什么好东西。我是从乡下来的,胆子小,同院的娃娃很调皮,记得一次我去院里的厕所,几个娃娃就悄悄将厕所的门给扣上了,害得我在里边直喊叫。那时延安的生活很清苦,每天都吃南瓜,喝小米粥,家里住的是土炕,天天要生火,叔母从轮胎修理厂拿回橡胶条作引火用,那刺鼻的味儿我至今难忘。转眼四年过去了,叔母的亲生女儿长大了,我也快上学了。记得一年春天,我怀着不解的心情离开了延安。此时我虽不大懂事,但生活的不易,大人常念叨的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第二次我到延安,是在省城读大学时。那是1976年,当时闹地震,学校决定让我们去延安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班36个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怀着喜悦而好奇的心情,乘坐敞篷汽车来到延安。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延安大学,在学生食堂简单用餐后,我们就被安排到窑洞里,在铺好的麦草上拉开铺盖卷休息了。第二天,我们有组织地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以及宝塔山下参观,凡到之处大家争相合影。当时革命气息十分浓厚,记得我们特意在毛主席与毛岸英谈话的石桌边照了一张合影。下午,我们一行被送到姚店乡的几个自然村,接受再教育。白天我们与农民兄妹一起上山收秋修地,晚上轮流到农家吃饭。延安的老乡真是好,每顿饭,都有白馍馍,并在炕上放一搪瓷盆烩菜,让你吃个饱。我们当时一天每人交五角钱,一斤二两粮票。我们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吃的多,但没有一家人嫌弃的,我着实感到延安人的实诚。由于农村条件差,洗不了澡,理不成发,我们几个索性在周日专程到姚店镇去理了个大光头。转眼三个月已到,我们不仅晒黑了皮肤,而且壮实了身体。尽管少了几分学生气,但多了几份成熟,最珍贵的是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老区人民那憨厚博大的胸怀,这对于自己走向社会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影响很大。
第三次到延安,是我参加工作20多年以后的事。1999年初,我所从事的煤炭企业由中央直管下划到各省。就是这一年,我从家乡调任延安市辖区里的黄陵矿业集团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由于分管业务的需要,每年总要到延安去几次,或办理公务,或陪同客人前往,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新的见闻。如今的延安旧貌换新颜,高楼林立、五光十色、车流如梭、漫山放绿,登临宝塔山巅,一副壮丽的风景尽收眼帘,她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丛山之中,延水之畔。作为一个驻延大企业的领导,延安精神为我提供了工作上的动力和创新勇气,也使自己成为延安精神的忠实继承者。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由一个单一的煤炭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煤、化、电、路、建材五业并举的循环经济示范矿区,每年安排各类学生上百人,上交税费达到5.8亿,为发展延安老区的经济,回报老区人民作出了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秉承延安革命传统,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示范基地,我自己也被荣幸地授予全国煤炭工业优秀党委书记称号。
回首延安情节,我思绪万千。是延安这片神圣的黄土地为我搭就了展现人生的大舞台,是延安精神这一宝贵的财富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