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安徽凤阳因历史上的两件大事而驰名海内。一是出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二是最早在全国推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看到家乡久经战乱,人烟稀少,土地大多荒芜。为掩饰家乡的荒凉景象,他下旨从江南迁来了大批人口到凤阳落户,这些人一开始思念自己家乡,不安心种地,每到农闲时,就身背花鼓边讨饭边回乡探亲,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人养成了流浪的习惯,不思耕种,荒芜的土地有增无减。正如凤阳花鼓唱的那样:“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凤阳花鼓一唱就是六百年。解放后,凤阳人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吃饭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不愿再过讨饭日子的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私下将土地承包到户,后来在全国推广,解决了8亿农民的吃饭问题。
我出生在60年代,对家乡的讨饭现象记忆颇深。讨饭往往去附近收成好一点的地方去讨,如五河、定远、全椒、嘉山等县,远一点到南京、上海。讨饭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卖艺,如唱花鼓、大鼓、皮影戏、耍猴、舞狮等。最普遍的是唱凤阳大鼓,在当地,凤阳大鼓远比凤阳花鼓流行。运气好的话,生产队会把艺人留下来,全队的大人、小孩都来听,一晚上可得2元钱。艺人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人没有这方面的特长,只能挨门逐户讨要。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0年。
小岗村民实在过怕了这种讨饭的日子,村里的大人们都聚在一起开会,决定私下分田到户,所有的男人都在分田协议上按了手印,并相约,如果男人因此坐牢,由女人抚养孩子。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农民种田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当年的粮食产量就翻了一番。公社干部知道了,大惊失色,将问题层层往上反映,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同志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邓小平同志更是大力支持,于是省上决定在凤阳县试点,先将土地分到组再承包到户。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9年,家家都分到了责任田,从此以后凤阳人就再也不用讨饭了,一个家庭一年的产量可满足三到五年的口粮。于是民间就有“要吃米,找万里”的赞誉。我从1986年离开家乡,平均两年回去一次,每次回去都能感觉到家乡的变化,许多繁华的小城镇拔地而起,凤阳县城的高楼栉比鳞次。昔日农村的茅草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两层漂亮的小楼,一般家庭都有拖拉机、彩电、冰箱、电话。我有一位昔日的讨饭朋友,兄弟8个都成了家,家家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