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书的作用和好处,现代人最熟悉的便是古语所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我更偏爱汉代大学者刘向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较之前者,少了点功利欲味,多了些药香书气。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本意是说:书就像药,好好读书可以医治愚蠢。事实上,书不但可以“治病”,还可“防病”,好好读书更是可以强身、清心。孔子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依然可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读书支撑其安贫乐道,终时享年73岁;大诗人王维中年仕途遇阻,意志消沉,却在晚年可以“披衣倒屣”,与“经论学”者、“乡里贤”人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正是受“书中之道”所影响,才可不为欲累,尽享山水之情……古人一生与书为伴,祛病长寿的例子不胜枚举,现代也有研究表明,读书有益身心,有些国家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治疗中心,归纳了部分书的治疗作用、用法及用量等,将阅读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书虽好比良药,但还需“善读”才能发挥其效用。记起自己从前每每购回一本新书,总是迫不及待先签上名字,好确认这本书的归属和所有权。现在想想,若是将此书读个通透,即便不标注自己的大名,却又何妨?若是一面承着书的所有者之名,一面将其束之高阁,只充当自己“读书人”的伪装或作向人吹嘘的资本,哪一日旁人问起这书来,你又当如何作答?
读书,首先要选好书,不单单只依个人喜好,而忽略了现实所需。读书要读对学习、工作有帮助的书,也就是专业知识书。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就要读相关的专业知识书,不仅是指专门的教科书、辅导书,还包括其他有助于专业学习研究的相关书籍。读书要读有利成长的书。讲述个人艰辛历程的,描述社会发展进步的,介绍成功经验的……可以让人博采众长,提高认知,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书要读对心理有促进的书,也就是心灵读本。可以作为心灵读本的书有很多,名著古籍,佛学道教……都可达到疏导情绪,净化心灵的目的,但如佛学道教等书,可以给人指引,却切不可以迷信。选好了书,还要看你如何去读,怎样做到“善读”。好好读书,心要静。不仅要“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还应当戒阅读上的浮躁,只看自己想看的,只看文字有趣的,而不看真正有用的。好好读书,脑要动。“学而不思则罔”,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好比只吃饭而不消化,只有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汲取书中的养分,吸收、消化,为自己所用。
三国时魏国大司马董遇学习的时间来自“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学习的时间来自“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古人读书惜时如金,而我们却常常借口“没时间读书”,若是人人都能明白“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道理,相信大家都会主动拿起书本,与书为友,畅读其中。(发电公司 郑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