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二号球友会(中国)张瑞晨散文——难忘小姨纳鞋垫

发布时间:2018-01-03 10:58:57 作者:张瑞晨

闲暇时候,每当我在街上看到那些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纳鞋垫卖鞋垫的小摊时,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小姨,想起了小姨当年纳鞋垫的情景。

纳鞋垫是我们渭北黄土高原的习俗。别看一双小小的鞋垫,却代表了一个姑娘家女红的优劣,怠慢不得。女儿家长到二十三四岁,许了人家,订婚时一定要在回礼时送一双鞋垫给心上人,这是风俗。姑娘家借此表达对新上人的爱慕之情,婆家以此来揣测未来媳妇是怎样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纳鞋垫的工序很讲究,先在墙上用新碎布抹袼褙,经过几天的晾晒,接下来剪成鞋底样备用。再到集市上买几尺红细布抽格子,这最麻烦,按横竖每隔四根线抽一根线出来,一切准备妥帖,才把布糊在剪好的鞋垫样子上,用一块干净的砖压上一两天,又平又展的鞋垫模型才算做好。接下来就是选花型,有双喜字、八角花、梅花等图案。各人根据爱好选择,各种颜色丝线要搭配得体,既不能流于俗媚又不可太娇艳,这才开始动工。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我总见小姨把鞋垫用口罩拆下来的白纱布包裹着,忙里偷闲纳上几针,然后又宝贝似的放在自己的闺房枕边,不轻易示人,仿佛在做一件伟大的工程。为了一双能拿得出手的鞋垫,小姨不知暗地里抹过几次眼泪。有时拆了纳,纳了再拆,手被针扎过多少次啊!但小姨毕竟是心灵手巧的姑娘,一个冬天能纳上三四双鞋垫,挑最好的放在鞋箱里。外婆总数落我性子野,不赢心,针线活不会做。我终于拗不过,曾耐着性子纳了两双,但终究不如小姨的工艺好,既精细又美观,堪称民间艺术品,到现在我还珍藏着。

街上那些老奶奶的鞋垫,比起小姨当年纳的鞋垫,无论颜色、工艺和精细程度都相差很远。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几乎没有哪个姑娘为一双称心如意的鞋垫劳心费神,可那种久远的温馨和韵致常令我留恋。(作者单位:二号球友会(中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