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喜欢上了秦腔,下班没事,就来到我们矿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跟这帮秦腔爱好者一起自娱自乐。秦腔是我们陕西传统民间艺术,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发源于陕西、甘肃一代,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因用“梆子”击节,故也称“陕西梆子”,也叫“梆子”、 “乱弹戏”、 “西安乱弹”、“大戏”等。秦腔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几千年来,秦人在劳作之余,凑在一起,你拉我唱,唱出的是曲调,吼出的是心情!
我们这个班子每周两次活动,每次都是三个小时,来时,大家高高兴兴,端着茶杯,度着方步,亦步亦趋,缓缓而来;散伙后,哼着曲牌,三个两个簇拥而走,有说有笑,品着秦腔余味,乐乐呵呵各回各家。多次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似乎还停留在自乐班热闹的场面当中,耳边不时地响起板胡的旋律和梆子清脆的敲击声……
这个班子的创始人就是团长萧师,原集团公司人事处的老干部,退休后无事组成了这个班子,特长是打板,专业术语叫“司鼓”。每当大家唱了一轮后,他自然亮喉,展示自己的拿手戏,杀庙中“韩琦”一段,经常博得大家的叫好声。他为人亲切和善,每次活动,萧师都是最早到的,挪凳子、加热水、摆乐器,等大家来了好开锣......
班子不可多得的人才白老师是全能,板胡、二胡、司鼓、梆子样样精通, 喜欢谈笑风生,开朗、活泼,老顽童一个,大家都很喜欢他,喜欢和他说笑话,只要他一来,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去年刚退休,有大量的时间参与我们的活动。不管谁演奏的不合适,都喜欢说两句,给人指导一下,特别是对我,在白老师的指导下进步不小。
“司琴”石师,五十多岁,板胡拉的最好,听得人如痴如醉,特别是“鬼怨”一段,委婉凄伤,如诉如泣,催人泪下!石师对我这样学二胡的新手很是“关照”,虽不爱言语,但每次在对弦的弦音中我们就进行了沟通。石师的老伴也是我们团的演员之一,演唱生角,老生、小生都在行,最拿手的《祝福》中贺老六迎娶祥林嫂的一段唱腔唱出了老六的喜和忧,把主人公的心里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引我入行的二胡师父李老师是我们自乐班的头把二胡,和石师搭档的密切和谐。当武曲(锣,梆子,鼓等)开始,我们(板胡,二胡)就要跟着板路进戏,随着武曲板路不同,文曲的伴奏也相应不同,这就要听板路辅乐。我原以为伴奏不是那么难的,进入这个氛围后,才发现文武起势真是不容易,没有多年的功夫根本不行…….
这个团体里只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我们物资供应公司的小张,大家都很欢迎我们,我们也喜欢在这种氛围里凑热闹。我学拉二胡,小张嗓音高亢洪亮,是团里有名的小生,每逢小生唱段,唱的最好的非小张莫属。特别是和春桃对唱的《华亭相会》中高文举与张梅英的一段,还有《屠夫状元》里的“兄妹对唱”一段,简直就是经典,也是团里最能拿出手的唱段。说到“小旦”春桃,她可是团里最有名气的,唱腔跟秦腔界四大名旦之一李梅的唱腔很相似,婉转细腻,优美柔和,特别是几段旋律难度大的唱段,如《游西湖》中“鬼怨”唱段,还有柴郡主的“花为媒”等她也唱得极为合拍,板路整齐,乐感十足。
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唱出了我们对秦腔的喜爱,也唱出了矿区职工的快乐心情。最近,大家又学了不少新戏,决心要把自乐班的秦腔质量大幅度提高。团长说,今年再要出新戏,就要让大家看到自乐班的新面貌,看到我们自乐班蒸蒸日上的势头。我想将来退休了,还能继续和大家在一起热闹了……真可谓:男女老少聚一堂,吹拉弹奏吼秦腔,生旦净丑有一比,你方唱罢我登场。
随着矿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对职工业余生活很重视,加大文体设施投入,专门建造职工活动场所。我们的自乐班今年又增添了许多退休的新成员,爱好秦腔的戏迷朋友都加入了自乐班,每次聚会,气氛都非常热烈。看到企业发展的平平安安,职工生活的幸福快乐,伴随着矿区一起成长起来的我们内心有说不出来的喜悦和高兴。祝愿我们矿区的发展越来越辉煌,我们的秦腔自乐班也更加红红火火。
铁运公司 马西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