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看到过这样一段关于“感动”的文字:心存感动的人通常被认为活得很累。因为在你深受感动的同时,就会一厢情愿地肩负起许多情感,重负,牵挂之情,惦念之累纠缠你。你为别人伤感着,忧郁着,烦躁着,愤慨着……
再次读《常常感动》,邓康延又是这样向人们诠释着感动。他将生活中琐碎的感动汇集成了一条泪河,这与他的经历有关,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他所从事的工作似乎与他的写作没有任何关联,最初下乡插队,随后考入地质学院,之后又任职于煤科学院。也许正是他代表着千千万万个农民工的形象在祖国南来北往的路途上奔波着,他就越能看清世态,越能体会到人间冷暖。感情细腻的人通常干不了什么大事,而沉默是他已经习惯了对待现实的方法,那仅仅是因为他们改变不了什么,还想保持风格下去。对比一下我们自己,或许会有更多的思考!
而在我看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这是岁月对我们的忠告。我们要善于捕捉零星点滴的爱,让爱伴随我们成长一生,向人们宣扬人性的本质,仁爱的重要。天空是眼睛每天的口粮,我们要在仰望中感动,一生相信:眼中有泪,心中才会有彩虹。许多热爱文字的人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感人的文字,最重要的是善于观察,只有眼睛看到了感动,心随而为之触动,加上人性里本有的那点感染,流泪了,提笔便是一篇真情流露、感情饱满的文章了。
看似平常的陌生人之间的一句问候,记下来,揭开内涵,那是雪地里一丝暖风吹来;弯腰给别人系一下鞋带,那是系与一爱;平凡的汽车站站台,见惯了的流泪分别,一种愁畅的感情,一次最后的相见;默视无语,泪里有话,或许是母子分离,血气方刚的儿子不轻易掉泪,母亲额头紧皱的皱纹里却流着担忧的泪,一挥手,一鸣笛,似乎一些往事都留在了火车滑过的轨道里了。从保护青蛙,从年迈的母亲为儿子缝的百纳书包开始,从一叶知春秋开始,在你成长的整个历程中,每一个细节只要你用心去读了,用灵去感受了,那么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闪光,命运的荒诞,心灵的默契……心存感动地去过好每一天,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也很美好,或许就能少一滴厌世,少一丝仇恨,即使面对生活中那些可憎的东西,多一点的也是一份淡然。
我喜欢用一种细腻与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感情。记得自己曾写在日记扉页的那段话教我心怀感动,学会了生存,学会了生活:“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沉静孕育了安宁。谨慎的操持你的事务,因为世界不乏心机和狡诈,但又不要一叶障目,美德随处可见。切记,不要伪饰情感,也不可冷漠了爱心。尽管荒芜和冷峻横亘,但青草葳葳,力染四季。我会珍贵岁月的忠告,宁静地面对上苍,无论怎样辛劳和渴求,世事尘嚣,尤需心灵恬静。世界不失美丽,岁月如是说,我不失美丽的人性,我对岁月言!”(党工部 常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