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谁是真正的英雄?
——见义勇为模范邵先平
他,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他,心系矿区、关爱他人,用自己的道德实践弘扬着良好风尚,以助人为乐的博大胸怀保持着心中那片盎然绿色,他就是二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调度室副主任邵先平。2011年,邵先平见义勇为之举轰动整个黄陵矿区,被集团公司评为“先锋道德模范”。
见义而为,以爱为名
邵先平,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却让整个矿区以他为骄傲!早年的旷工生活,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热情;面对危机,没有吓退他救人的义举。他在黑暗幽深的排水沟舍己救人,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
黄矿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平凡英雄”,共同唱起了这首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
6月5日,是邵先平英勇救人的日子,也是所有黄矿人认识“英雄”的日子,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2011年6月5日这一天。
2011年6月5日,这天的夜幕似乎比以往降临的早,晚上9点钟左右,黄陵矿业二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职工邵先平和妻子吃过晚饭后在矿区散步,走到矿区废弃加油站时,他们看到两名妇女站在不远处的排水沟旁惊慌失措地四下张望,同时伴着“救人啊!救人啊!”带着哭腔的喊声传来。听到呼救声的邵先平心头一紧,迅速向她们跑去。排水沟下,情况十分紧急。原来一辆拉煤大卡车从排水沟旁边的马路上急速驶过,刺耳的鸣笛声加上疾驶而过的卡车带起的煤尘,让正在路边玩耍的一名10岁儿童惊慌失措,失足跌入了路旁深达4米的排水沟里。由于惊慌过度,孩子在排水沟里拼命哭喊挣扎。路上没有路灯,排水沟里漆黑一片,除了能听见小孩的哭叫声,其他情况根本看不清。同样惊慌失措、无计可施的孩子的家长在排水沟边焦急的团团转。邵先平问明情况后,二话没说,直接跳入4米多深的排水沟中,用尽全力将小孩托了起来,最终在水沟上面人的帮忙下,小孩被成功救了上来。邵先平却从沟底往上攀爬的时候,因为沟底的淤泥,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了下去,后经医院诊断,邵先平由于腰部受到剧烈重创,造成腰椎骨折,在医院病床上躺了数月,生活起居都要靠妻子照料。当人们问他后悔吗?“这有啥后悔的!孩子那么小,在排水沟下多停留一秒钟,就会给他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和恐惧。”邵先平憨憨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我们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工人真情细腻又不失豁达的情怀。
在这场危急救援中,邵先平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跳入排水沟,凭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支撑,救起了一个生命。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在和平年代,再次目睹了平凡人的壮举。
和平年代,平凡英雄
英雄壮举绝非偶然。在邵先平工作的二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的党委书记齐安民说:“邵先平舍己救人,这是他的本性所至!”。
英雄也不可能在瞬间塑造而成,在邵先平工作的单位和与人合租的大院里,我们从一位位同事和邻居当中了解了这位来自农村的普通员工一步步成为时代英雄的轨迹。
邵先平,1969年出生,1998年7月入党,2005年4月调入二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调度室工作。2005年至今,邵先平和妻子一直租住在离矿区不远的村子里的一间不足20平米的屋子。按说矿区这几年的效益不错,他不必在外租房住,但用他的话说:“上有老,下有小,省下的就是攒下的”。然而,就是这个在别人眼中平凡甚至日子过得有些清平的男人,却用义举诠释了一名普通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工人的可敬,最终升华成了一个英雄。
在邵先平的工作单位,他的同事王战军告诉我们,邵先平只是一名普通的调度员,但有一句话经常挂在他的嘴边:做一名合格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企业调度员,应比一般人员具有更高的遵守国家法律的自觉性,要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多年来,他一直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当镜子,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的各项制度,在他工作的岗位上,从未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2009年4月,二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掘二队二组一名职工和综采一队一名职工发生口角,情绪失控,发生斗殴。正在上班的邵先平通过调度室监控系统发现此情况,立即赶到现场阻止。在调节过程中,邵先平被误伤,但他没有顾及自己身体的疼痛,而是先把受伤职工送往医护缝合伤口,阻止了一场无法预料的斗殴事件。
2009年6月一天,邵先平下井巡检至火工品库时发现当班职工王宏武脸色极差,怀疑其可能生病了。于是他立即将王宏武扶上车送往地面医务室治疗,并联系调度室和供应部,重新安排人员下来看库。后经矿区总医院检查得知王宏武患有脑梗,如不是邵先平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2010年9月6日,邵先平搭乘出租车返回单位,车行至途中,由于司机开车疏忽导致车辆侧翻,车内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受伤,邵先平左锁骨骨折,住院进行治疗。按交通事故有关规定,出租车方应赔偿邵先平所有损失及医疗费用。但当邵先平得知出租车司机也受了伤,而且家庭情况很差,善良、宽容的他主动要求减少了对方的赔付金。
在邵先平与人合租的大院里,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告诉我们。几年来,院里水龙头一有问题,都是小邵来帮忙修。他说自己也记不清邵先平到底帮了多少次忙。但只要发现有“水情”,小邵总是有求必到。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正是像邵先平这样平凡的人,用他们无私的爱心构建起了我们的和谐社会。和平年代,谁是真正的英雄?见义勇为者当之无愧。
平凡岗位铸就华丽人生
——敬业奉献模范张秀荣
张秀荣,女,汉族,1964年11月出生,机电公司机电总厂起重机司机,多次荣获黄陵矿业公司“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岗位描述标兵”等荣誉称号,被机电公司评为“五星级员工”。
张秀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辛酸苦辣,她始终无怨无悔,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凭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执着韧劲,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逐渐成长为起重机起吊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平凡中闪现出夺目的光彩。
2009年10月,厂里首次承接二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ZY10000/26/55液压支架的大修任务,该支架体积庞大,单台重量约35T,起吊难度大,由于大修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确保安全,因此很多任务都交给她去完成,冬天车间里的温度不高,起重机操控室里边更冷,纵然是这样,已经年近50的她在控制室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眼睛酸了滴点随身带的眼药水,手臂麻了自己揉一揉甩一甩,经常加班延点到晚上9点钟,从起重机上下来,她手扶着腰,步履蹒跚的走向更衣室,同事看到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微微一笑,说了句“就是有一点腰疼,没事”。
黄陵矿业公司2009年全面开展“岗位描述”活动,3000字的岗位描述材料需要张秀荣全部背熟,这对一个年近50的女职工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厂领导考虑到她的困难,告诉她可以放宽对她的要求,可她就是有一股子“倔劲”,说别人能做到的她也必须做到。她结合自己对起重机结构和起重机作业流程的了解,每天晚上背诵到12点,早上6点就起床接着背,班中休息的时候背,回家路上嘴里也念念叨叨的背。她丈夫逢人就诉苦,说我们家老张背“岗位描述”都背的走火入魔了…。她凭着那股子对任何事都认真执着的劲头,在其他年轻职工还没有背熟的时候,她就可以流利的描述整篇内容。在机电公司多次岗位描述比赛中都名列前茅。
平时厂里没有起吊任务的时候,她也总是闲不住,等把起重机上上下下都打扫干净,所有机械部件保养完毕,就主动的去干其它力所能及的活。在一次在检修操纵阀时,她发现有一种直径比较小的密封圈特别难安装,由于直径小,弹性伸缩量较小,安装的时候用力过大稍不小心就会造成密封圈损坏,用力小了又安装不上,工作起来效率特别低,小小个东西还把人累个不浅。针对此问题,她茶余饭后反复的思索,想着能不能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一次写完班前会记录后,扣笔帽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何不根据工件和密封圈的尺寸做一个套密封的模子,模子起一个导向作用,不就很容易就能套上了。她把这个思路跟同事说了,听了她的想法,大家都拍手叫好,立刻找到技术员按她的想法画图加工。利用此工具,可以轻松的对小尺寸密封圈进行安装,工人们由原来费劲的1分钟安装1个到现在1分钟很轻松的就可以安装10个,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工具也被机电公司命名为“张秀荣密封圈安装作业法”。
在她平时的工作任务都是起吊几顿甚至几十吨的设备,物件较重,运行起来也比较稳,在公司推行岗位精优作业法时,提出起吊物品转变为几百克乃至几十克的物体时,行车司机们都提出异议,加之厂里的起重机都是机械控制,操控稳定性比较差,哪怕是手上一毫米的偏差,吊物都会大幅度的摆动。张秀荣却不吭不响,为了做到起吊的熟、稳、准,她把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的练习,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小物品的起吊,每天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练习起吊啤酒瓶和螺母,开始总是控制不住接触点,不是瓶子被碰倒,就是瓶子在起吊中途因为接触面小而吊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熟练的掌握了起吊小物品的技能。2011年7月,公司决定将她起吊小物品的绝活作为公司的亮点在全国煤炭企业文化推进会上进行演示,她欣然接受了。当时为了克服领导观看时操作紧张的现象,她找工友、找厂领导甚至是公司领导利用业余时间在现场为她指导,实在观看。终于在全国煤炭企业文化推进会上以娴熟流畅的操作技能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事后同事问她“你表演的时候,现场有那么多人看着你,还有电视台记者在拍摄,你心里一点都不紧张吗?”她答道,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每次表演的时候我的心都在嗓子眼提着,只不过那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操作当中,心里只想着五个字“一定要成功”。
2011年10月,在黄陵矿业公司举办的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暨五精管理现场推广会中,年近50的张秀荣所表演的起重机吊运啤酒瓶和螺母的精优作业法演练令所有在场的煤炭行业的专家和领导大为惊叹。起重机驾驶室距离起吊目标直线距离20米,要用吊钩端头6毫米的连接杆穿过M12螺母并将其吊起放到指定位置,随后又用相同的装备挂住啤酒瓶盖,吊起啤酒瓶,行走10米距离准确放到指定位置,演练中她操作平稳、判断准确,仿佛已经人机合一,获得了在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作为一名起重机司机,她深知起吊作业是一项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为此,在每次起吊作业中,她都谨小慎微、认真对待,多年来,由她参与的起吊作业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记得有一次厂里来了急活,几个行车司机干到天快黑了才干完,当时车间光线比较暗,一名起重机司机在起重机没停到指定位置就准备下车,差点一脚踩空从6米多的高空掉下车,亏她及时发现制止了那名同事,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回去后她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向厂里建议,在起重机停放位置安装醒目的反光标识,确保起重机能准确停放,这一建议立即得到采纳,她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工作中,她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当人们问起她是怎样练就出这么高超的技艺时,她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就是靠多年起吊经验的积累和平时的不断练习”。其实她身边的人都知道,她是克服了许多困难,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通过不断地练习、总结,无数次失败后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这就是张秀荣,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一个被青工称为“母亲”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是安全行车无事故的记录!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有的是二十年如一日的真诚奉献!面对领导的表扬、获得的荣誉,张秀荣表示很不安:“我所做的那些都是我的分内之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生活中她并不是一帆风顺,1998年,张秀荣的丈夫检查出脑瘤,生活不能自理,公婆也因此重大变故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面对灾难,个子矮小瘦弱的张秀荣变的坚强起来,日子还要过下去,全家人都在看着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坚定生活信心。她一边开导丈夫安心养病,一边安慰公婆不要伤心,有我在,天大的难关也会度过去的。她每天除上班外,还要照顾病重在床的丈夫,当时她儿子正在上小学,家里的所有重担一下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每天在忙完工作后,就给丈夫喂水喂饭,洗脸擦身,鼓励丈夫与疾病作斗争,数年如一日,使病中的丈夫深受感动。丈夫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得以康复,2005年终于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的辛苦,家庭的压力,从未压倒这位坚强的女性,反而使她变的更加坚强。
2010年,她的公公由于肺癌住院,她每天下班后顾不上洗个澡、吃顿饭,就匆匆赶往医院照顾公公,亲手端水送药、端屎端尿、楼上楼下找医生,精心护理20多天。为了让公公少受些痛苦,当公公喉咙有痰的时候,她亲自拿着吸痰器为公公吸痰,一折腾就到半夜,始终没有一句抱怨。那些日子她从未睡过一个好觉,一段时间下来,人整整瘦了一圈。邻居们提起她,都顺起大拇指,夸她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儿媳。
2009年机修厂进了不少青工,都是外地人,父母都不在身边,当她得知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女孩生病了,一个人在宿舍休息,没人照顾,一下班她就来到单身楼,把这个女孩接到了自己的家里,给她煲汤,叮嘱她按时吃药,在张秀荣的悉心照顾下,那位女孩的病很快就好了,她的这一举动使这个女孩找到了家的温暖。年龄大多和张秀荣的孩子一般大,综采设备大修工作一向都很脏很累,看着满身油污的孩子们,张秀荣说,“这些孩子真不容易,要是让家长看到他们这样,都心疼死了”。她像家长一样关心着厂的青年职工,经常在节假日把青工叫到自己家里一起过节,安慰他们想家的思绪,厂里的青工都亲切的叫她“张姨”。当问起张秀荣的同事,老职工说,“和张师一起干活,心里踏实”,年轻职工说,“张师就像母亲一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赢得了公司全体职工的尊重,我们为张秀荣的事迹感动着。
家庭的苦痛,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在家里她是一位贤惠孝顺的妻子,在单位她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职工,她不倚老卖老,毫不保留的给她人传授技艺,介绍工作经验。她在改革创新中从不认为比别人差多少,她勤于思考,发明先进工作工具,苦练技能,不断完善精优作业法。她爱管闲事,在安全监督工作中毫不留情。面对领导的表扬、获得的荣誉,张秀荣表示很不安:“我所做的那些都是我的分内之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综合机械化掘进战线上的尖兵
——创新创效模范刘永军
刘永军,男,41岁,陕西澄城县人,中共党员,1999年10月份被招为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掘进三队职工,从机电检修班的职工到副班长、班长,再到现在的机电副队长,专业上的精通离不开刘永军的钻研与执着,更离不开他勇于创新、不断学习、深入探索、忘我工作的精神。他来矿区已有13个年头了,有20多条合理化的建议与实践技术应用被矿上采纳并推广,拥有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胶带运输机技术比武状元和矿业公司岗位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细节源于发现,推动源于勇气。早在2008年,刘永军就发现掘进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六根手动液压移溜器交替使用才能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且每次打移溜器的时候,需要四个人同时在工作面空顶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穿插作业。正因为如此,曾经还发生过几起打临时支护时顶板突然脱落伤人的严重事故,给安全生产埋下了极大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永军仔细查看、认真钻研,先后设计了顶板挂接式和顶板挂接交替式等几种临时支护方式,但这些临时支护只能悬挂在锚杆上,支撑力只有0.2吨,移动也很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工作面的要求。直到2009年7月才解决了这个一直压在刘永军心头的安全隐患。在山东兖州矿业公司参观学习时,细心的刘永军发现兖州二矿综掘一队所使用的掘进机上安装了一种机载式超前临时支护,利用掘进机本身的液压动力源,在掘进机的摇臂上安装临时支护,这样既不影响掘进机的正常工作,也不影响司机的视线。随即,在矿区2010年的新一代掘进机招投标中,刘永军便很坚持的建议采用机载式临时支护,每掘进完一个循环后,将掘进机截割滚筒落地,打开临时支护控制阀,只用2分钟就可以完成临时支护的打开支撑工作,且超前距离达到2.4米,支撑力达到了2.5吨,满足了工作面超前支护的要求,为职工创造了安全的工作场所。
随着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大采高现代化综采设备的应用,掘进依然采用老式的炮采,采掘失调问题日显突出,刘永军暗自想:“综采工作面可以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综采设备,以解决生产产能的需要,难道掘进就要一直这样下去吗?”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一直延续的炮掘工艺带来的职工劳动强度大、掘进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始终困扰着矿领导和广大职工。
2005年以来,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为了改善掘进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提高掘进速度,先后引进了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三种性能相异的掘进机,但每一次机械化的掘进都没有完整的将2000米的掘进工作面顺利掘到位,甚至出现了一个月掘进进尺不到200米的低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工作面的底板岩石为泥质页岩,遇水很容易膨胀变软,再加之人员操作技术不成熟等导致屡屡失败,在干部职工中普遍形成了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的地质条件就不适合采用机械化掘进机进行掘进作业的观念,炮采又占据了上风。
直至2007年8月,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引进了三一重装公司生产的EBZ-160型悬壁式掘进机。新掘进机在车间卸车时,矿领导将各掘进队的管理干部叫到现场,厂家人员现场进行了简单的操作,就让刘永军上机进行试机训练。面对这重达42吨的新型设备,刘永军在心中暗自下决心:“难道这款掘进机又得在我们这里遭遇淘汰的结局吗?我就不相信,哪有都生产出来了,还应用不了的?”随即,该机器被刘永军的队上应用,这对未接触过如此先进掘进机的刘永军提出了挑战,但他知道任何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种种难题,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不然之前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打水漂了。
面对压力和困难,刘永军迎难而上,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当然这也源于他对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事业的热爱与对技术好钻研的精神。刘永军一头扎了进去,总结以往掘进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向原先使用过掘进机的老工人询问在生产过程中机器易出现的问题。记录、总结、提炼、思考,问题逐渐明朗化了,他也掌握了原因所在,即工作面底板遇到水后变得松软,掘进机在工作面容易沉陷进去,这样的话,掘进机便无法前进后退,如此也浪费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相关资料也显示,这款新型掘进机要比原先的掘进机重10吨多,且机体尺寸更大,掘进机割煤时,本身的自动降温、降尘设施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很容易造成底板松软,这也便是为什么刘永军在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与数据之后对新型掘进机的推行使用产生太大困惑的原因。
但他并没有气馁,如此容易放弃不是“技术大拿”刘永军的风格。他反复研究掘进机的相关技术规格,发现以往的掘进机履带对底板的比压为0.8兆帕左右,而这款新掘进机对底板比压只用0.6兆帕,在理论设计上是可以满足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底板松软的要求的,这样的发现让刘永军欣喜,也更坚定了他一定要推广新型机器使用的决心。
在EBZ-160型悬壁式掘进机使用的第一天,刘永军坚守在工作现场整整24小时,仔细观察掘进机的割煤、清煤、后退、前进各个细小的环节,并驾机在工作面进行作业,摸索这款掘进机的各种性能,经过来来回回反复测试,终于在实践中得出,新型掘进机在掘进中不能来回多次前进后退,必须一次性将巷道底角、伞檐彻底处理掉,在进行下一个循环作业时,也必须将浮煤清理干净,刘永军将这一发现与相关的技术要领及时与其他同事交流,并传授给他们,通过与厂家的技术研究人员直接请教沟通,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各个班组的掘进机司机都能很熟练的使用新型掘进机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掘进机试运转正常后的第三个月就创出了780米的好成绩,解决了矿井采掘日益紧张的接续问题,攻克了技术难题。
在掘进机的使用过程中,伴随着每月平均进尺550米、最高进尺780米好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掘进机的供电电缆经常出现刮伤、碰伤的问题,加之冷却水管路都要紧跟在掘进机的后面,职工的劳动强度太大,严重时掘进机供电电缆平均每十天就要从二运回转滚筒处芯线断裂一次,很容易造成电缆短路、漏电伤人事故。面对这些凸显出来的问题,刘永军认真琢磨,在一次去车间装料时,发现车间里的吊车可以在轨道上前后左右运转,且电缆正好位于两边,电缆悬挂在小滑轮上运动自如,他就想,如果将这样的装置设计安装在掘进机上,就能彻底解决掘进机供电电缆、冷却水管需要人力拉运、拉运不妥造成事故的问题。
刘永军豁然开朗,在工作面现场反复钻研,最终在掘进机二运上安装了一个长度为1.65米的“S”型回转架,在胶带运输机机尾架前端安装了一个高度为2.6米的支撑架,采用的钢丝绳作为电缆架的来回牵引装置,将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胶带运输机机尾架的前端和后端,钢绳上安装了7个能够活动的3吨滑轮,将掘进机负荷电缆、冷却水管固定在滑轮上,钢丝绳沿胶带运输机前端的支撑架到掘进机二运的“S”型回转架再到胶带运输机机尾架后端拉紧固定好,形成了一个闭式循环系统,在掘进机割煤、清煤的回转中,电缆会随着滑轮在钢丝绳上来回移动,完成电缆的自动收缩,通过这一设计的实际应用,矿上掘进工作面再没有发生过一起电缆折断、碰伤的事故,也彻底改变了由人力拉运电缆的历史。
“刘队长,你这个发明太好了,现在掘进的时候,我们再也不需要拉着电缆跟在掘进机后面来回跑了,最主要是再没有因为电缆受到损伤而遭到处罚了,而且有了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搞好文明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了。”这是有些职工在见到刘永军时发自内心由衷的赞扬,解决技术难题,为职工办实事,刘永军心里是高兴的。
刘永军的发明创造并不止于机电方面,机电副队长的担子让他想得更远了,生产方面的问题也在他思考解决之列。刘永军先后发明了溜子运料车、移动式人力轨道运料车、掘进工作面移动式设备列车,参与并推广SGW-40T刮板运输机滑雪式机头底架的设计与应用、移动式除尘风机底架的设计与应用、掘进机自移式电缆架的设计与应用、ZMRC-60型侧卸式装煤机冷却系统和胶管接头的改造与应用、掘进工作面综合材料车的设计与应用、瓦斯抽放管路放水器的设计与应用,等等,其中多项成果得到矿上的认可并推广应用。“你真厉害,你就能发现问题,而且还能想办法解决了,而我们却不能,看来还是得好好学习。”这是职工对刘永军说得最多的、最朴实的赞扬。
在刘永军的带领下,掘进三队的机电标准化,缆线吊挂艺术化,设备摆放规范化,一直保持着机电管理的一级水平,工作始终走在全矿前列,成为了学习的榜样,杜绝了机电设备失爆现象的发生,消除了不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干就干最好的,争就争第一。”这是刘永军坚持的理念,也是他干工作时常浮现在脑海激励自己的警句。工作上的刘永军是不服输的,精力总是那么旺盛,倾全力于自己热爱的煤炭事业,但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刘永军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工作上,自然对自己的小家亏欠很多,对妻子和女儿没有过多的照顾,每每想到此,刘永军常常心怀愧疚。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刘永军将妻子和女儿送回了老家,由于工作忙,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对家的关注与精力投入的太少,妻子在烦恼、委屈的时候总是会有种种的牢骚与抱怨,刘永军能够理解,也总是安慰。每当听到女儿在电话中用她那童真的话语问到“爸爸,你下班了吗?你什么时候回来呢?我没有什么事,就是想看看你。”时,这个硬朗的汉子总会忍不住流泪,他总是忍着思念说:“爸爸一有时间就会回来的,想要什么告诉爸爸一声。”的确,这些年给予女儿和妻子的关爱太少了,用什么能补偿这一切呢?那就是努力工作,为她们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多年来,刘永军从一位普通的农协工到今天的副队长,凭着自己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劲头和对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掘进领域的热情,默默耕耘,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扛起了安全生产的重任,为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恪尽职守干事业 勤奋睿智创佳绩
——敬业奉献模范仲照海
仲照海,男,41岁,山东即墨人,中共党员。现任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综采一队队长。先后多次获得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和黄陵矿业公司“六好党员”、安全先进工作者、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黄陵矿业公司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08—2009年度劳动模范。荣获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06-2008年科技进步奖第十一位,他担任队长的综采一队先后多次被评为矿业公司和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先进集体。
在黄陵矿业公司,提起仲照海,职工们对他一丝不苟、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态度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口皆碑。仲照海扎根煤海20余载,爱岗敬业、深钻业务,从采煤工、电钳工、轨道工干起,急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线,从一名一线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业务骨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干部。走进黄陵矿业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综采一队,学习室整齐划一的摆设、安全警语醒目位置的展示、随处可见的职工家庭和乐的全家福照片,无处不充满着家的温馨。综采一队的种种光环让他们倍感自豪——连续三年的矿业公司先进集体、安全先进集体与先进团支部、连续两年的矿业公司模范职工小家、2011年的陕西省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2011年7月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质量标准样板区队,等等一系列的荣誉,展示着综采一队职工团结协作、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
严抓细管 重视安全
“搞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工作,抓安全是积德行善,我们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是仲照海在工作中一直奉行的原则。他深深的明白,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生产一线的综采队更加必须牢记并践行“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职工最根本的福利”的理念,一年365天,除了固定带班入井外,仲照海一有时间便会在区队工作面的某个地方出现,认真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监督职工的安全行为,对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如若发现违章现象,严肃处理,曾经创下了一个月下井带班28天的记录。
仲照海有个众人皆知的习惯,经常在凌晨下井检查,升井后刚好赶上班前会的召开,井下发现的问题定在班前会上及时督导改正,他说:“凌晨是安全管理薄弱的时间段,职工容易麻痹,我必须盯着才能放心。”
作为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生产一线的综采队队长,仲照海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如何构建安全长效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区队,保障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是他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他安排工作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他是一号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出名的黑脸铁包公,在工作中以“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的“三铁”著称。仲照海处理违章员工很严厉,对职工习惯性的违章行为总能出奇招、想办法,以教训警人,绝不允许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通过规范安全管理制度、推行创新管理方法、安全自主管理、加强职工思想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将安全责任分解到每个人身上,激励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工作中的仲照海以严制胜,坚持原则,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要安全”已经成为综采一队广大职工践行的安全理念,截至目前,综采一队实现了安全生产2194天无轻伤及以上事故的好成绩。
攻难克艰 狠抓生产
初进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的他,虽然个小力单,但肯吃苦、能坚持,善思索,不几天,便和老工人打成一片,成为班长喜欢的“小仲”。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94年,仲照海开始担任锚杆支护组组长,解决了先进的采掘设备施工进度快与锚杆支护速度慢造成的生产与安全的矛盾,争时间、抢速度,1994年9月大干期间,带领矿工兄弟以班支护261根,月支护1260米的好成绩,创造了当时技术条件下,全矿锚杆支护的最高记录。
2008年4月,仲照海开始担任综采一队队长。2009年1月,综采一队所在的603工作面进风巷压力大,底鼓严重,运输机头不能正常推进,为了保证支架高度,仲照海到现场亲自指挥运送钢棚等支护材料,和工人们一块打眼、放炮、架棚、出渣。经过3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度过了压力区,使生产步入了良性循环,同年3月,在他的带领下,综采一队连续15天日产原煤突破万吨,月产达31.5万吨,创下了当时黄陵矿业公司月出煤量的最高记录。
轨道变形、皮带弯曲、淤泥满地、污水横流,这是2011年3月综采一队609工作面进风顺槽顶板压力大造成底鼓片帮严重带来的摆在综采一队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全部动起来,杂勤班打头,其他班组配合,先完善供排水系统、恢复运输系统,再开展后续工作。”仲照海的果断与睿智点醒了一头雾水的在场职工,在清晰思路的指导下大家纷纷行动,明确分工,昼赶夜追,区队及时恢复了供排水管路及皮带运输系统,完成了609工作面进风顺槽的全断面落底及皮带的拆除工作。这一系列工作的圆满完成为609工作面顺利回采及标准化工作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跟着仲队干,啥难也不怕,有思路。”综采一队职工竖起大拇指如是说。
自2008年以来,仲照海带领的综采一队已经累计生产原煤超过千万吨,达到1077万吨,为黄陵矿业公司完成生产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引领 树立品牌
仲照海作为一名年轻的区队干部,他带领全队职工共同学习,抓住精髓,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灵活推广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以精准、精确、精细、精益、精美和“五星”员工队伍建设统领全盘工作,形成了“5+5”岗位品牌文化,截止目前,综采一队涌现出5名五星级员工、9名四星级员工、32名三星级员工,星级员工的比例是所有区队当中最高的。
2008年9月,他在综采一队推行五精管理,普遍应用了“编码、定置、标识、看板”四项技术,对工作面所有生产设备、供排水管道、电缆、瓦斯抽放管实行编码管理,从而优化了生产环境,促进了安全生产。由于成绩突出,区队当时正在回采的605工作面,成为首批被矿业公司命名的五精管理示范工作面。
“我们区队各个都是岗位描述的能手。”综采一队职工在谈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是自豪的,高昂的学习进步热情已经是发自内心的了。早在2009年,综采一队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在仲照海的倡议下,他们率先在全矿开展“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活动,编辑了23000余字的采煤机司机岗位作业指导书,成为职工培训学习的优秀教材,仲照海更是区队里岗位描述的能手,他说:“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格去指导更多的人,况且这也是学习提升的好办法。”
“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年收入能达到十多万元,真不敢想。”不可思议之余,职工满心的欢喜却是挡不住的。综采一队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将成本意识与创新意识纳入体系,“经营者”身份的重拾增强了职工企业主人翁意识,最大的受益者也便是他们。2011年,综采一队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较2010年度人均收入增长了12.60%。
2012年,陕煤化集团全力推行对标管理,仲照海的综采队被确立为整个集团采掘队伍的标杆,前来参观交流的行业区队对综采一队的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无不赞赏,他们纷纷表示:“我们区队对标就对综采一队,我个人对标就对仲照海同志。”文化管理的渗透,使综采一队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员工队伍建设等都位居同行业的前列。
加强学习 科技创新
在仲照海的书柜里,存放着5本16开的大笔记本,记录着他担任队长以来63万字的学习笔记,各个时期安全管理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法、先进管理模式的学习心得、工作中的所思所想等等,这也已经成为他处理日常工作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他的引领下,综采一队全队142名职工,主动学习已成习惯,个个都是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行业各专业领域的行家能手。截至2011年底,综采一队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受到矿上命名的就有52项,获奖项目达38项之多,仲照海主创发明的12项创新项目均在获奖项目之列,并全部在矿区推广应用。其中,以仲照海名字命名的液压单体整理车的发明创新使井下单体便于整理,杜绝了单体易于腐蚀与损坏的现象,为区队每年节约材料费6万余元。
以情动人 传递爱心
“综采一队就是我们的家,仲队长就是我们老老少少职工的家长,我在家长这里获得了太多的关心。”说着这话的职工阮士喜眼里是噙着泪水的,在他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是仲照海雪中送炭,慷慨解囊,帮助他挺过生活的难关。
仲照海非常重视与职工间工作之外的交流,只要他在,办公室随时为每位职工敞开,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他很是乐意倾听,在交谈中可以了解职工近期的思想状态、家庭生活情况,引导职工积极向上,主动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发动集体力量捐款捐物。2010年起,他开始资助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转角房中心小学两名学生,每学期都寄去2000元学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还发动全队职工为该小学捐赠书籍500余册。2007年,他在水库下水救人的事迹在矿区也被传为佳话,还被黄陵矿业集团公司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