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在我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读了一本书,叫《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告诉我们,对待事业要执着、要忠诚。十年来,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也在我的工作实践中反复被验证。最近读了《自动自发》,如同遇到一个知音,觉得自己十多年来在工作中的体会,与书中的许多观点是不谋而合。因而更加坚定了我对工作要勤奋、对公司要敬业、对领导要忠诚、对自己要自信的认识。
对待工作要勤奋。很多年前看过一个小故事,大致意思是说有一个富翁,忙里偷闲在海边度假。看到一个渔夫,衣衫褴褛地躺在一个小破船里晒着太阳睡觉,于是过去聊天:“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海打鱼啊!”渔夫问:“然后呢?”富翁曰:“然后卖钱,修葺你的破船。”渔夫:“修好以后呢?”富翁:“然后再出海,打鱼卖钱,再买船。”渔夫:“再然后呢?”富翁:“雇佣几个渔夫替你出海打鱼,然后你收钱再买船,再雇佣几个……”渔夫:“那又怎么样?”富翁:“然后你就可以挣好多钱,你可以买一套别墅,可以娶妻生子。”渔夫:“最后呢?”富翁:“最后你就可以很舒服很惬意地躺在沙滩上享受这里的阳光了。”渔夫说:“我现在已经在享受了。”富翁愕然。这个带有强盗逻辑的荒诞故事,曾一度被懒惰的人用来宽心。可它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生到底是享受过程还是享受结果?如果只是享受结果,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从出生就奔向死亡,那人生来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的春秋,虚度光阴、无所事事一辈子也过去了,勤奋认真、努力干事也是一辈子。所不同的是,你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你又经历了什么?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了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虽然我们未必能达到保尔·柯察金那么高的境界,但最起码不能像渔夫那样消极地生活,白活一回。所以我认为,人的一生,总该为了点什么而不停努力地奋斗着。
对待公司要敬业,对待老板要忠诚。我觉得这两点,作者采取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该理解为:对待公司、对待老板,要忠诚,要敬业。只有内心忠诚,你才能做到敬业。2003年,我刚到矿区的时候,公司发展刚刚起步。有人问我:“你一个一本大学生,跑这里来干嘛?”对于一个黄陵矿业的老职工,用这种问题来问一个新人,表现了他对自己企业的不忠诚,也就是他对自己的不自信,说明他自认为不够资格与所谓的“大学生”在同一个企业共事、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话。既然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又怎么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后来,我在人事处担任干事。那个时候,人事处的王处长每次招聘大学生都愿意带我一起去。我自己回想,主要原因是当时矿区形势正在企稳向好,我对黄陵矿业公司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对黄陵矿业公司有着特别的热爱,所以在招聘宣传的时候,我能够把企业的优势分析得非常透彻,并用我自己的实际情况现身说法,解除应聘者的顾虑。我的体会是,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要为企业招徕优秀人才,首先招聘者自己要对企业、对事业忠诚、敬业。
2005年,随着煤炭行情的好转,特别是黄陵矿业公司在煤炭行业的竞争优势,使得我们在人才市场上游刃有余。有一次,一名刚分配到基层的大学生张三来找我,说:“我要求重新分配,我不愿意去A单位。”我很纳闷,A单位是矿区主力生产单位,一般新分学生都很向往。便问原因。张三说:“我刚到新办公室,同事王某就问我,你怎么到A单位这么烂的地方来了?”我认为王某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对不忠诚、不敬业,用俗话说就是吃谁家饭、砸谁家锅。经过一番做工作,张三同学接受了分配,答应去A单位试试。后来到年底,他告诉我,A单位挺好的,你现在让我换我都不换。而那个宣扬A单位不好的王某,虽然工作多年,也一直没见事业有何起色。而且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干的一点都不开心。他还很纳闷为什么跟他相同资历的人都进步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这是一个典型的对企业不忠诚、对事业不敬业的反面教材。
再说说对老板要忠诚,在我们企业,也就是对自己领导的忠诚。我觉得,首先你要正确认识领导的优点。刘邦比不上汉初三杰聪明,刘备智不及诸葛武不及关张,说明能当上领导必有其过人之处。2006年,我们招聘了一批大学生。其中小赵和小刘两位同学分到同一个队上,有一次我问起他们工作情况。小赵与某副队长不和,说他们副队长大老粗一个,农民协议工干起来的,啥都不懂还对他指手画脚。我和小刘对他说:“人家从一个农民工能干到队长,必有其过人之处;你一个堂堂大学生,竟然跟一个农民工计较,必是你心胸不够宽广。你回去认真找找队长身上的优点,肯定能处好。”个人的性格也许不是我们一言片语能改变的。后来,小赵与副队长赌气,不好好上班,再后来就离开矿区自谋生路去了,据了解现在过着窘迫、拮据的生活。相反,小刘与副队长和睦相处。很多年过去了,小刘同学当了他们队的队长,当时的那个副队长到另一个队当了书记。再次与他们相聚在一起说起小赵的时候,感慨万千。我想,小赵同学非要跟队长斗,结果是他自己、队长和企业三方面受损失,其中他自己损失最严重。而小刘的成功,则是对领导要忠诚的典型案例。这几年,黄陵矿业公司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很快,员工的成长通道也很宽、很科学、很公平,能走上管理岗位的都是有特长的。领导都是很优秀的,否则他不会成为领导。只有不断研究自己领导的优点,才能发自内心的去敬佩他、学习他,才能渐渐拉近自己与领导之间能力和水平的差距,才能真正把领导的指示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就算是看到领导有不妥的安排和做法,也应先站在领导的角度、站在全局的高度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思虑周全了,可以在合适的场合找领导谈心、沟通,既不能当面顶撞、也不能刻意隐瞒,这也是一种忠诚。
可能也有人会说,来这个单位不是我选择的,是我父母安排我来的;或者说,我其实应该找到更好的工作,到这里来是权宜之计。那这说明一个问题,你目前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单位,你的能力只能匹配这个单位。如果你一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恐怕将来你连目前这个单位都不能匹配了,更不用说到更好的单位去。翟鸿燊说过一段话:“大孝治国,中孝治企,小孝治家。”意思是说,对待企业的忠诚,就像在家庭里的孝顺一样。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你能因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而嫌弃你的父母么?我想,最应该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贫困这个现实。
最后再说说对待自己要自信。领导或者说老板把你放在现在的岗位上,就是认为你的能力或者说是潜力能够胜任这个岗位。你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努力来验证领导的眼光。如果你不自信,那就包含了对领导眼光的不相信。十年来,我从事的岗位先后有社保干事、人事干事,电厂的党群部长、综合办主任,公司办公室的文秘科科长再到现在的岗位。这些从业经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开始不自信,然后通过努力适应了。管理学中有个彼得原理,意思是一个企业中所有的人都在不停地晋升,直至他的能力不足以胜任他的岗位为止。这样的极限状态是,企业中所有人的能力都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其实彼得原理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到新的岗位以后,他的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要突破彼得原理,每个人都必须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来适应新的岗位,然后达到游刃有余,惟其如此,他才能获得新的晋升的机会。
在我的职业经历中,最不自信的时候是2009年到办公室工作以后。当时的领导对文字材料要求比较高,而当时的办公室主任也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写作水平非常高。我每次写的稿子,几乎都会被修改得像重写一遍;而且更让我失去信心的是,我看到主任修改过的稿子,觉得他改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对的。主任修改过的稿子在领导那里几乎不会再动就被用了;他也尝试给我机会,把我写的稿子略改一点直接递给领导,而最终都是要进行大修。我的信心已经完全崩溃了,认为自己就要因为不能胜任岗位而被淘汰。眼看年底工作会就要到了,我和一位朋友谈起此事。朋友说:“你们主任刚来时也有很长的适应时间。我相信你没问题的。你要相信领导选你的眼光是没错的,更要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是没问题的。你要抓住今年工作会的机会,一次成功的工作报告就足以增强你的信心。”我提前两个月就着手认真准备,把工作报告当作一次大考。结果还好,工作报告有三分之一被留用了。随着信心的恢复,工作越来越顺手,也就越来越有兴趣。每次有大材料要写的时候,就像小时候盼望着写作文一样,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早早就开始积攒素材、构思结构。每每自己的稿子被启用,都会很激动。因为通过认真研究,学习了领导的执政思想和管理思路,自己有所提高;同时,自己思考的一些东西融入到稿子里被领导认可,也提高了自己的信心。
结合《自动自发》这本书的学习,我觉得,除了刚毕业时候的轮岗,每个人到他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要么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兴趣毛遂自荐,要么是因为有这方面的才能被领导看中,所以一定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热爱自己的岗位,这样才能为了干好自己的工作不断努力、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才能自动自发地在岗位上越干越好,才会有不断进步的空间和机会。很多人抱怨自己没有机会,其实关键是没有准备好。罗曼罗兰说过:“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综上所述,是不是自动自发地去工作,决定了你是把工作当作生存的需要还是生活的乐趣,决定了你能不能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干,能不能实现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公司打造三个示范、实现绿色强企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让自动自发的精神贯穿始终。
首先要搞清楚打造“三个示范”跟我有什么关系。公司打造精细化管理的示范,以岗位精细化管理为途径,以实现岗位自主管理为目标,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铺就岗位自主成才的星光大道;自己在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创新管理的过程中学到管理知识,在立足岗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公司打造循环经济的示范,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企业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做大做强;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职业生涯能够涉足到更多的行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岗位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进步机会和成长空间,为自己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加稳定的舞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公司打造和谐发展的示范,按照“奉献社会、造福员工、惠泽地方”的宗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职工群众身在矿山深处也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化设施和文化氛围;我们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得到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实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目标。所以说,打造“三个示范”,其本质就是给我们自己创建干事创业的乐园、幸福生活的家园、学习进步的校园,让我们能够“学习自觉、岗位自主、生活自信、人生自豪”。
然后要弄明白打造“三个示范”我能做什么。作为办公室副主任,我认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要学习、研究先进管理知识,考察、借鉴优秀企业管理经验,为公司打造岗位管理文化献计献策。在循环经济方面,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掌握相关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收集行业信息,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同时要总结黄陵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为传统能源企业升级转型探寻一条绿色强企的道路。在和谐发展方面,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倾听最基层职工的心声,了解最广大群众的想法,为公司解决职工最根本、最实际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集思广益出主意、想点子。
最后,用自己最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交代的事情能办成,这样的干部让人省心;交代的事情能办好,这样的干部让人放心;交代一件事能把相关的事统统都做好,这样的干部让人开心。”从省心到放心到开心,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自动自发的程度。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