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23400公里、磨坏63双黄胶鞋,这是巡道工吕民娃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数字。走,是吕民娃主要的工作方式。有人说,吕民娃的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长征”。
吕民娃是铁运公司工务段七里镇工区的巡道工。2009年至今,他一直用双脚往返于煤炭专用线K24+500—K29+500、红石岩专用线K0+000——K4+743米、七里镇车站的11股道、红矿焦化园6股道、机务段6股道、四个装车点、站线合计约34公里的线路上。陪伴他的是一对信号旗、一盏信号灯、一个30余斤的工具包和每天必须巡查的13公里线路。
6年的工作内容,就是不间断的守护这34公里的线路,守护着3125根钢轨,73副道岔,3170块夹板,54400根枕木。不算夸张地说,6年的巡守之后,每一根钢轨、每一幅道岔的形状都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巡道工这活儿,要吃得了苦、操得上心、耐得住寂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寒冬手口裂,夏天晒脱皮,这是巡道工工作的真实写照。每天巡守中,吕民娃都要严格将管内的道岔、专用线检查一遍,每一个道岔都要弯腰检查、紧固螺栓,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疼。夏天他顶着烈日,在近50度闷热的环境里一走就是八小时,汗水浸透了衣服;冬天他冒着零下近20度冷冽的寒风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耳朵都被凛冽的寒风冻破了;由于劳动强度大,再冷的天也是走得汗流浃背,汗水浸透了衣衫,只要一歇下来,寒风一吹,冷得直打哆嗦。工作环境的艰苦,刮风下雨都不能间断,巡道工也就成为了“脏、重、险、累”的代名词。由于长年累月露天作业,吕民娃的脸黑了、手粗了、两只脚上长满了厚厚的茧子,但却练就了“火眼金睛”,任何线路上细小的隐患都逃不了他那“鹰隼”的双眼。
2014年3月的一天深夜中,当他巡查到K24+780m处时,发现巡道灯下的右侧的钢轨有一道细微的亮光。经过仔细查看,并用随身扳手敲震,他确定钢轨出现了5mm的裂纹。随后吕民娃立即呼叫工务段七里镇线路工区,请求派人更换。七里镇线路工区临时向行车调度员申请了50分钟时间,迅速更换了钢轨,消除了安全隐患。6年来,吕民娃先后发现和消除类似安全隐患68次。6年来他守护的线路没有出过一次安全事故,6年来他所在的七里镇线路工区连续三年获得铁运公司“安全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他自己也先后两次获得铁运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但是守护了6年的线路安全却守不住他患病岳父的安全。吕民娃是上门女婿,正因为他勤劳、朴实、善良、孝顺赢得了他妻子一家人的青睐。结婚前他信誓旦旦的答应妻子一定能照顾好一家人,婚后却事与愿违。2010年,吕民娃的岳父因患癌症动了手术。当时,孩子还小,加上吕民娃的岳母身体不好,面对困难,他动过辞去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家庭的念头。最后是岳父劝他,这手术已经做完,病很快就能好,他还是应该守着铁路。听着这话,吕民娃掉了眼泪。就这样,单位、医院、家庭,成为吕民娃来回穿梭的几个地方。2014年6月初,饱受病痛折磨的岳父最终离世,在岳父的坟前内疚吕民娃哭了整整一天,办完岳父后事的第二天,还没有缓过精神的他又走上他热爱的线路。他说,双脚一踏上枕木,他那内疚的心总能平静下来,铁路是他心中的全部。
直至今日,无论寒冬大雪还是三伏烈日下,他的巡守工作仍在不间断地继续着。每当看到松动的螺栓,他就会用手中450mm的大扳手,将螺栓一紧再紧,直至螺栓完全稳固。而在漆黑的夜里,陪伴他的还是那巡道灯和呼啸而过的列车。(倪小红 张俊平)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