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盖婧散文——《我的教师“结”》

发布时间:2015-09-11 15:21:54 作者:盖婧

 

 

说起教师这个职业,可以说与我们家有着不解之缘。我的父亲、母亲、三伯、嫂子都是人民教师,可以称得上“书香门第”。而我也在父辈们的感染之下,中考时不顾老师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填报了师范院校。但事与愿违,最终还是以一分之差与这一梦想失之交臂。我就在想:也许自己命中注定无缘那三尺讲台。从此,也就断了那一份教师的“情结”。

在别人眼里,老师的孩子或许有着诸多的“特殊待遇”或是“优越条件”,可是我一直在思考,生活在老师的家庭里,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是我的数学代课老师。某天,由于有老师来家里做客,本来一向属于学习的客厅,被占用了,也因此没有地方静心完成父亲布置下的家庭作业。第二天课堂上,父亲毫不客气的罚我站在教室后面听了一节课,满腹的委屈和抱怨涌上心头,悄悄在心里哭喊:你明明知道是什么原因影响我没有完成作业,还偏偏这样对我,这不是我的错啊。

老师给人的印象或许永远都是严肃的,让人既尊敬又害怕。我的父母都是老师,这就直接导致我的孩提时代没有一个同学敢到我家来做客,这也使得我在小时候很长时间都在心里默默的埋怨父母,你们干嘛当老师啊?

考试,在那段时光里,也许是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尴尬。如果考试成绩优异,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带着羡慕的语气:“你看人家,到底是老师家的孩子,学习就是好!”此时,我的心里无比委屈,并默默地怨恨:“难道老师的孩子天生就聪明吗?他们就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好成绩吗?”假如我有一次考试考砸了,那完蛋了,你从别人鄙夷的眼神中完全可以读出:“哼,老师的孩子才考那么点,还不如我们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呢!”瞬间,我的内心就崩溃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并且发誓下辈子再也不要生在老师的家庭里。

直到某一天,我和父母去城里办事,路上碰见了他们多年前的一名女学生,她盯着母亲已爬上皱纹的脸看了一会,突然一把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喊着:“盖老师,真的是你?真的是你?”可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对于学生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儿童时期。母亲一时间对这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最后还是在学生激动地回忆中慢慢想起来。可是这丝毫不能阻隔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怀念之情,临走时还不忘把刚出锅的麻饼硬塞到妈妈兜里。看着她在多年后还是对父母怀着那份尊敬和感恩,言语之间透漏出的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怀,瞬间让我觉得倍感自豪。就这样,我心里的那份“结”也释然了。

2001年,我参加了高考,虽然分数比二本分数线高出二十多分,但是志愿没有填好,服从调配,我就被调配到了宝鸡文理学院,到学校报到后我才知道,原来宝鸡文理学院的前身是宝鸡师范学院。从此,我算明白了,我这一辈子与教师的这个“结”是永远也解不开了。

又逢教师节,回家看见母亲正在认真地为儿子辅导功课,心里的那份“结”砰然触动,很想上前用心地抱抱母亲,说声:“感谢你们,让我成长在这样一个教师家庭”。(作者单位:发电公司)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