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铁运公司:挥舞“焊枪”十六载,让朵朵焊花见证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6-08-31 16:03:16 作者:倪小红

 

 

一把焊枪在手,焊花四处飞溅,把坚硬的钢铁缝制得天衣无缝,这是铁运公司职工张光伟十六年以来每天做得最多的事。

2000年,刚满22岁的张光伟进入铁运公司机务段检修车间,成为了一名电焊工。从此他与挚爱的电焊这份工作结下了难解的十六年情缘。电焊工是特殊工种,劳动强度大,安全技术标准严,张光伟每天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一顶工作帽。电焊辐射高、粉尘大,焊花飞溅时容易灼伤眼睛,也容易伤害皮肤。大热天,原本细皮嫩肉的他被火辣辣的阳光和电焊弧刺得一层又一层的蜕皮,为避免焊花溅到身上,还要在工作服里面再穿上一套秋衣秋裤,即便这样,身上还是常常被电火花烧出一个接一个的“火泡”。严冬时节,手被寒风吹得满是裂口,疼的他头上直冒冷汗。工作服也常常被电焊火花烧出一个又一个洞,浑身上下常被溅满油污和煤泥水,有时甚至头发被烧焦。从事电焊工作的同事,多数吃不了这个苦,有的已经转了行,但他从不为这些所动,他一干就是16年,他凭着满腔的热忱和执着的劲头,用一个个行动诠释了黄矿人的“工匠精神”。

2013年,为了解决钢轨、道岔、尖轨在煤炭运输中磨损、接头压溃的问题,降低运输成本,铁运公司开始组建钢轨焊补班组,引进国铁成熟的钢轨焊补技术,聘请有经验、有技术的国铁退休人员,并在从内部的征集“能攻善战”的“焊匠”,组建班组。作为焊补技术能手并担任工长的张光伟知道后,主动请缨,放弃工长待遇,成为钢轨焊补班组的普通一员。

焊补钢轨可是个尖端技术活,焊补的工艺操作的非常复杂,焊补技术的难度远远高于他以前焊补的机车车门、机车齿轮槽等,为了尽快掌握更多的钢轨焊接技巧,张光伟一有机会就向国铁老师傅们虚心请教,细心观察老师傅们干活时的动作:焊条的使用角度、焊接的电流强度、怎样引弧,怎么把母材和焊条完全融合……他都仔细观察,认真做好笔记,用心揣摩,反复练习。为了快速提高焊补钢轨的质量和效率,他利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在废旧的钢轨上练习,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长时间蹲着端拿焊枪,造成他手腕酸痛、腰肌劳损、眼疼流泪,焊接烟气常熏得他喘不过气来、手脚经常被烫出水泡……但所有这些,都没能把他吓倒。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焊工,自然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张光伟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底子薄,面对焊接钢轨的技术书籍中的公式和符号就像看天书一般。他在看书的过程中把重点、难点全部摘抄下来,看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傅们请教,并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研读,直至琢磨透为止,凭着对技术的不断刻苦钻研,张光伟熟练掌握焊补钢轨的各项技巧,经过他焊补的钢轨通过最新设备GCT-8C型数字化超声波钢轨探伤仪达到90%以上,工友都亲切的称他为钢轨的“补丁王”。

2014年下半年铁运公司加大修旧利废的力度,开始提出对道岔进行焊补。道岔是线路设备中三大薄弱环节之一,而道岔辙岔心91/48位置的质量又直接决定着道岔的好坏。道岔的焊补工艺程度远远高于钢轨焊补,特别是道岔辙岔心91/48位置的焊补难度更高,误差必须在±0.75毫米内,肉眼几乎无法发现,堪称是在悬崖上走钢丝。当时对道岔辙叉焊补后,经过机车的辙压,道岔的关键部位91/48位置经常出现局部打塌、垂直裂纹、水平裂纹、局部掉块、焊层整体脱落、使用周期短等问题,怎样提高焊补工艺?张光伟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这个探索过程是孤独的,加之当时聘请的熊师傅又请长假,几乎没有经验可借鉴,张光伟把精力放在报废的道岔上、网络和书本上,不断实验,不断总结……可是研究总是一次次地走进死胡同。张光伟在做的岔心原位焊补效果很不理想,根本无法通过钢轨探伤仪的探伤,无数次实验、失败让张光伟有些心灰意冷,但生性倔强的他始终不放弃。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经过俩个多月的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在大量现场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张光伟总结出了“钢轨接头病害原位焊复”和“道岔岔心焊补”的新焊补工艺,新工艺可杜绝焊补后短期内病害复发,可以让正线通过道岔使用20天保持无明显肥边、不变形等良好状态,大大提高了岔心的使用寿命。凭借他这精湛的技术,张光伟被提升为焊补组班长,当年他又荣获黄陵矿业先进工作者。

从2013年至今,张光伟完成道岔焊补病害钢轨接头274头、钢轨道岔19组,道岔打磨139组、焊缝打磨264处,直接为节约成本130余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老焊条”,张光伟又无私地将自己掌握的业务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其他职工,带动他们学技术、练硬功。焊补是一项精细度很高的工作,平时作业中,“新焊条”因为经验少,师傅一般不敢让他们上手操作,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新焊条”的技术永远得不到提升。对此,张光伟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有上进心的职工利用废旧的铁垫板、钢轨等材料操练焊补技术。在他的带领熏陶下,“新焊条”们的焊补技术也有了显著提升,现在,有2名职工成为焊补组的技术能手。

16年“焊工情”,不管多苦多累,张光伟都觉得很幸福,他告诉笔者:“我掌握的是公司所需要的技术,凭着真本事吃饭。我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地做手艺,让朵朵焊花见证工匠精神。”(倪小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