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一语取自法国谚语,说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一般认为此处围城之意是说没有家庭的人想组建一个家庭,有了家庭之后又想摆脱家庭的束缚。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人们对于生活中的事情没有经历时对它充满幻想,渴望经历,经历了才知道不像想象的那样美好,相反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懊恼和束缚。也许这就是有人理解为作品表现了“最深刻绝望感”的原因吧?如小说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
“方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得不感觉冷,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他信脚走着,彻夜不睡的路灯把他的影子一盏盏彼此递交。他仿佛另外有一个自己在说:“完了!完了!”散杂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开始觉得伤心。”曾经爱过唐晓芙,怕过苏文纨,又被鲍小姐诱惑的方鸿渐,一个个全死了。如今的方鸿渐,已经是个没有梦,没有感觉,没有愿望的人,他只想找个能睡觉的地方。
钱钟书夫人杨绛对小说《围城》题旨所做的解释最为切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还说:“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资格为《围城》做注释的该是我了。”“《围城》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尽管读来好像真有其事,实有其人……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他洒脱睿智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他的深入骨髓的洞见、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足以让读者品评再三。《围城》是一部新《儒林外史》,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围城》1947年在上海出版,但在解放后长期销声匿迹,一直没有再版,一直到1980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重新出版,但由于内容主要是描写知识分子生活,语言典重雅致,书卷气过浓,读的人不多,可谓是“曲高和寡”。在文革结束后最初十个年头的大学中文系课程里,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文学史专著中也不见提起,直到1990年黄蜀芹将《围城》搬上了电视荧屏后,引起了“《围城》热”。迄今为止,在大陆所拍摄的众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中,只有这部10集剧是最成功的,是无人能及的经典之作,这个话题不在此文谈论范围,可暂且不提,但从此社会广大读者熟知了钱钟书和他的小说《围城》,该电视剧确实是功不可没。
那时听说在文学研究界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杰出的小说,20年代是鲁迅的《阿Q正传》,30年代是茅盾的《子夜》,40年代就是钱钟书的《围城》啦。”于是我立即购得一本人民文学版的《围城》,看后爱不释手,觉得这部小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善于讽刺,博学多闻,睿智机警,写得异常精彩,由此对它产生了长久不衰的兴趣。同时还在《十月》杂志“名作欣赏”栏目里看到了钱钟书的短篇小说《猫》,也非常精彩,表现了和《围城》相同的旨趣、一贯的风格,可谓是《围城》的精缩版。
自此我每年都要读一次《围城》,每读《围城》都感觉是做了一次轻松舒适的人生旅行。在我的一位青年朋友学校毕业将要踏上社会人生之旅的时候,我把自己珍藏了20多年的人民文学版《围城》赠送给了她,要她多看看,懂得一些中国的文化和人生的滋味。如今我自己手头收藏的是三联书店2005年版,这两个版本都很不错。要更好地理解《围城》,建议最好一并看看杨绛关于钱钟书和《围城》的文章,这在后一个版本的《序》和《附录》里基本都有。我每读《围城》之后都要发一些感慨,熟悉的朋友经常讥笑我自比为书中的人物,是心理上有“方鸿渐情结”。不过,我以为《围城》之所以会魅力长存,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里窥见自己的影子,它于幽默之中可让人品味到潜藏于后的浓郁的人间喜剧意味。(作者单位:发电公司)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