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煤业机运队党支部现有党员15名,占该队职工人数11%。该党支部积极作为,在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引导广大党员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工作思路,向管理要效率,向流程要效果,向创新要效益,着力打造一支“人人都是创新能手”的钢铁队伍,为矿井降本、治亏、增效做出贡献。
寻找身边的创新能手
为了使越来越多职工立足本职,创新思维,走上发明创造之路,机运队党支部认真探索路径、研究方法,制定了《全员创新考核与激励办法》,在用制度激励创新的同时,着力开展“寻找身边的创新能手”活动,推动该队党员职工“人人都是创新能手”。
在政策的支持与活动的双重激励下,该队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班组职工在工作中创新热情高涨,用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抽出空闲时间,或者利用“小小发明大节约”“我的创新我做主”“我的岗位精优作业法”等支部专门针对降本增效、科技革新、岗位作业优化为主攻方向的QQ群、微信群,让创新稳做网中,大家相约在一起,共同讨论工作流程和工作节点中遇到的难题,发现身边的创新项目。
“我们利用一切优势,给职工提供创新发明的条件,最主要的还是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正向鼓励,及时奖励,使大家的创新热情高涨。”机运队队长杨东营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党员同志率先活跃在创新创效的各个岗位和各个层面,给我们的全员创新工作带了个好头!”
肖超就是该队党员中的一名,“寻找身边的创新能手”活动开展后,肖超自助创新发明了《移物车》、《压风管路气水分离装置》等,他还带动身边的职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他与工友孙剑联合创新出了《转载溜斗缓冲装置》、《转载机头防尘罩》,与邹武艺联合创新出了《减速箱锥齿端盖改造》等,真正实现了支部创新“1+N”,一个党员带动尽可能多的职工参与创新发明的工作模式。
在该队组织的“寻找身边的创新能手”活动中,全队干部职工创新40项,其中20多项被双龙煤业评审通过,并推荐到黄陵矿业进行科技认证。
让创新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作为党支部书记何修才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大、担子重,他说:“全员创新不能只是昙花一现,我们要让职工的创新工作成为一种日常,让职工们养成平日就爱动脑子,工作中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2014年的一天,该队接到了更换主斜井强力胶带的任务。何修才借此机会,将此作为带领职工走向创新之路的平台。他利用工作空余时间,组织职工围绕强力胶带更换工作中遇到的难解问题进行探讨,让大家提意见、想思路。最终何修才带头反复修改、实践,确定下来更换方案,机电班不断尝试,机修厂多次修改,通过创新更换技艺,使得强力胶带更换过程由原来需20人用70小时完成的工作,缩短为仅需4人用15小时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其中,“强力胶带更换新工艺”获得了黄陵矿业公司全员创新项目一等奖。
如今,经过2年多的实践摸索,何修才带领的机运队党支部已经形成了“人人都是创新能手”的新局面。
马小利是机运队机修厂的厂长,他平时就爱创新。有一次在工作中他发现,用金属材料加工圆筒型物品时,全靠五六个机修工人手工加工,一个活,机修厂全部人员都要出动,不但效率低且成型不好,难度大、耗时耗力的弊端。于是,他便在脑中留下一个问题,“如何能快速便捷的将金属材料卷成筒形、弧形等形状,使制作出的金属材料更加美观?”
经过反复研究,马小利和机修厂的其他工友们采用钢板和废旧工字钢为材料加工成底座,利用退下的拆柱机电机,报废的胶带张紧滚筒三部分组合创新发明了卷板机。只要将厚度在0.5-2.5mm之间原材料放进两滚筒之间,调节两滚筒的间隙,采用电机带动滚筒转动,利用摩擦力带动材料,从而形成所需加工的物品。这个创新出来的卷板机,使用时省时省力,便于操作,2人便可完成,经济又实用。
2017以来年,机运队党支部累计修复大小设备100多个,创新发明各类设备60多个,占全矿创新项目申报的53%,该支部修旧利废和创新项目为矿创效达上百万元。(刘美迎)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