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他怀揣梦想,憨厚的脸庞挂着青涩的笑容;十四年后,他信心满满,憨厚的脸庞上笑容依旧,少了青涩,多了稳重。十四年如一日,他始终保持刚参加工作的“憨态”,坚持“只有最好,没有更好”的工作理念。正是这份执着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从一知半解的毛头小伙成长为黄陵矿业公司“十佳杰出青年”、“劳动模范”,他就是调车场上的“憨人”张铁军。
人憨,手脚勤,主意正
2004年,张铁军从西安铁路技术学院毕业来到铁运公司成了一名调车员,看到繁忙的站场上,师傅们紧贴车辆扶梯,在站场上往返穿梭矫健的身影,他既羡慕又紧张,又期待。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非常珍惜着这来自不易的工作机会。从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调车员岗位,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跟班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都一一记录,一有时间就凑到师傅跟前刨根问底,牢记师傅说的技术和经验,并在实践中推敲应用。很快就掌握了调车业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师傅也不由夸赞他:“‘吃过墨水’的就是不一样,上手就是快。”基本功训练,别人都是完成训练内容就原地休息了,只有他一遍又一遍地穿梭在练功车组间。收队时,他总是满头大汗地提着粘满油污地手套急匆匆地归队,正是这种踏踏实实的学,勤勤恳恳的做的“憨态”,使得他在公司、段举办的调车技能大赛,每次都名列前茅。2006年9月,张铁军从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率先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调车长。
人憨,眼睛亮,有原则
“跟我干会流汗,不会流血”,这是张铁军最爱说的一句话。调车作业终年在室外,无论零下20℃的漫天飞雪,还是高达50多℃的“上烤下蒸”,调车员都要“全身武装”,扒在车列上,顶风冒雨进行作业。调车作业对人的体力和灵活性要求高,因此班组的青工比较多。青工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动作敏捷,工作热情度高、干劲足,但也存在自我表现意识强、侥幸逆反心理突出等特点。作为班组的“领头雁”,他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任何影响作业安全的蛛丝马迹,都想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一次作业中,他发现一名连接员未认真对作业车辆遛钩,就准备显示连挂信号。他一改往日的温和,果断制止,并严厉地说:“侥幸和偷懒是调车作业最大风险,看似不经意被忽略简化的细节,盲目连挂,万一被挂车辆脱钩溜逸,那造成得可就是流血事故啊!”班后,他把这名连接员简化作业的情形向班组做了通报,并进行了考核。用行动验证了他对班组成员“有错必究,纠错必改”的严格要求,践行了“一钩一辆不马虎、一丝一点不凑合、一分一秒不大意”的作业准则,捍卫了“跟我干会流汗,不会流血”的庄重承诺。
人憨,头脑活,能创新
在铁运公司车务段“五小”创新成果库中,陈列着60余件职工的创新发明,很多都是张铁军独立完成的,其中《平面调对讲机背带革新》、《货车防溜汇报加防溜车辆车号后三位》等四创新项目获得铁运公司“五小”创新成果优秀奖。
“张铁军经常制作一些灵巧实用的工具,他研制的《制动软管吊装“神器”》在公司各站点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制动软管吊装效率,解决了吊装软管铁线复用的问题,且每年能够为公司节约成本近1万元。”该公司车务段副段长王军说。
2017年6月的一天,张铁军发现斜挎式平面调对讲机背带,因不贴身、固定性差,作业过程中、上下车时易被车辆部件挂到,既影响作业安全,又不利于作业效率的提高。张铁军查阅了大量资料,有了革新平面调对讲机背带的想法。最终对原有背带进行了加宽,将肩部和腰部的连接处进行了固定。在肩前、肩后、腰部背带处各装设一个调节扣,作业人员可根据体型上下调整背带位置或左右调整腰部背带的松紧,使平面调对讲机携带和使用更为便捷,受到作业人员的一致欢迎。
十四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漂亮的涟漪,转瞬即逝;但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却是一段黄金般的时光。这期间,面对多次晋职机会,张铁军总说,趁着年轻,还能承受调车作业高强度劳动压力,就多培养一些调车骨干力量,保证公司新老员工交替的“软着陆”。这个“憨人”的信念,让他14年解体、编组、摘挂列车21万辆,步行路程2.2万公里,带领的班组无一例违章,培养了22名调车骨干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普通员工到“最美员工”,从“优秀班组长”到黄陵矿业公司“十佳杰出青年”的蜕变。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他5110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他对矿山的热爱和奉献,也使他的青春在煤炭运输的大道上绽放光彩。(张东)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