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您的位置:球友会网页版 > 文学天地

建安公司白锦荣散文——读《先生·陶行知》有感

发布时间:2020-04-10 11:18:19 作者:白锦荣

前一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先生》这本书。《先生》本是一部纪录片,创作方为了以飨读者才组织编写组人员编辑成文字。书中讲述了民国当中鼎鼎有名的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十位学者。由我曾经从事基础教育的角度,我更愿意把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平民教育的拓荒者陶行知给大家分享下。

虽是青年,但是对教育认识独到。陶行知本名是陶文睿,因为他崇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才改名为行知。1914年,23岁的他在金陵大学毕业时宣读论文《共和精义》提到了“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常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当时年轻的他,对通过教育启发民智,提升国民素质,已经有了深刻而独到的认识。

留学名校,积淀先进教育理论。1914年9月,陶行知奔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就读。他曾在一封信中提到转读教育的原因是:“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余深信若无真正之公共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余将回国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我国人民组织一高效率值公共教育体系,发展和保持真正之民主国家。”在哥伦比亚大学,他师从孟禄、杜威等教授构建了自己知识体系。特别是杜威的“实验主义”与陶行知的“行”达到了某种默契。在日后,他把知行合一、实验主义用实践和本土化的方式一一展现了出来。

推广平民教育,推动大众基础教育变革。1917年,随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教育也被提上日程,陶行知在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助理期间大胆实行“男女同校”,实践着教育民主。后来在1920年暑假,他又组织录用全国教育行政人员开展“暑期培训”,学员数量达到800余人,从形式和实践途径上具有浓厚的“平民教育色彩”。到1923你年,借助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成立,陶行知更是大力推广平民教育,他去旅店、家里、饭馆、私塾,甚至和尚庙中劝人进行平民教育,而且乐在其中。为此还编写了《平民千字课》《平民丛书》《平民周刊》等。他用事实证明随人随地可以办平民教育,平民教育是自由的,随时随地的。

逐步形成具有国民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的发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深知,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根植中华大地,深入农村,把教育办到落后的农村去,是陶行知的壮举。1927年,陶行知南京创办晓庄学校,所带领的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造厕所,盖礼堂,建立图书馆,开荒种地,浇水施肥。陶行知曾经用“和马牛羊鸡犬只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菽下功夫”表达了自己对农事,农民的深情。

陶行知是民国时代中国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的先锋战士,他勇于实践,完善发展教育理论的品质,对改造国民文化结构和精神面貌有着开时代先河,立时代模范的作用。放下各种歌颂,我们静下心来,依然可以看到,他身上有着我们今天的教师值得学习的可贵品格。

对教育忠诚,对民族精神面貌的提升不懈努力。青年时期就立志从事教育,终身为民族教育事业奋斗。不断奔走各地,游走在军阀之间,筹款,找地,招收学生,都是为了实践教育救国之梦。放在今天,我们强调教育兴国,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我们要站在时代洪流当中,顺势而为,用教育推动国民素质提升,推动国家发展。虽然教育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是点点滴滴终能汇聚成海,为我们的民族增光添彩。

开着教育实验活动,对教育方法和理论不断进行探索。晓庄学校的实验是成功的。虽然创办时间仅仅有3年,但是三年,积累了很多经验。陶行知提出的“大众教育”为中国日后在推动义务教育,开展扫盲教育,乡村文化教育提供的重要方向。而教学做合一,让学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不至于让人变成书呆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更是放大了教育的范畴,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事,整个社会的事情,现在想来,这是多么超前的认知。我们从事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就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教育家,大学者的风度,也在于把自己深深融入到时代的发展当中,勇于面对时代的难题,为时代发展的难题找答案。陶行知在1946还在为永久的和平竞相奔走,争取真正的民主,岂料天不佑人,受到李公朴、闻一多事件刺激而突发脑溢血逝世。毛泽东挽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扎根人民,为人民的文化品质、社会的精神面貌,国家的稳定局势做出贡献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普通教育者,我们虽不伟大,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学习陶行知那可贵的品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影响身边人,把自己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当中,造福祖国人民,为国家伟大事业而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作者单位:建安公司)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