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我国民间常见的传统乐器,自两汉时期从西域传自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演变,形成众多流派。其中在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两市流传的陕北唢呐,传说是在明代时期,由戚继光所带领的军队中的军乐演变而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地方音乐。
陕北唢呐是唢呐家族中的大唢呐,比一般常见的唢呐长出约五寸,由三部分组成,最前端的是一个铜制喇叭,中间通过一根长约一尺五寸的空心木管连接,最上面是用芦苇制成的哨,俗称苇哨,苇哨用于发音,气流通过柏木制的空心木管,将音从喇叭口发出,在木管之上开有八个小孔,上七下一,吹奏时用两手手指按放控制发音,用来演奏乐曲。
陕北唢呐音域宽广,音色明亮,音量大而有穿透力,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极富有表现力,演奏技巧丰富多变,分为吹技和手技两部分,吹技是在演奏过程中吹气的技巧,手技则是对于八孔的控制能力,同一首曲子,两个唢呐手吹奏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这些技巧因人而异,大多都是演奏者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总结经验而得。
陕北唢呐主要在民间流行,以班子的形式演奏,长久以来,唢呐班子世代相传,汲取了丰富的地方文化营养,旧时因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吹唢呐被认为是下九流,只有那些异常穷困或者是外来人员才去学吹唢呐,因此,陕北唢呐在传承上基本上都是以家族式的方式传承至今。旧时的唢呐班子一班五人,暗合五行之意,民间称其为吹鼓手、吹手、响手等,班子中有两个唢呐手,一个仰头吹奏高音,一个俯首吹奏低音,吹高音者便是这个班子的领班,除此之外,还有一名敲牛皮小鼓,一名拍铜镲,一名敲锣,这些班子全部都是丈夫妻子儿女组成,有的班子里甚至有三代人共同演奏。
陕北唢呐多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之上用来烘托气氛,民间的红白喜事,满月上梁,过寿开业都必请一班唢呐手来,常年来,唢呐艺人们游走于民间,甚至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每逢那里请事,一班人肩挑手拿,腰里别着唢呐杆子随时可以出发赶去应事,不管是风霜雨雪,山高路远,只要应了事,就得信守承诺。
唢呐班子除了有扎实丰富的演奏功夫外,还必须懂得各种民间的礼仪,不论是红事还是白事,是满月还是过寿,都有固定的吹奏曲目,一个熟练的唢呐手,最少要能够熟练的吹奏五六十首曲目。因而唢呐艺人在民间的地位也比较底下,无论春秋冬夏,他们吹奏时都要生起一堆篝火,夏天用于驱蚊,冬天用去取暖,表演环境因地而定,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印满了他们的脚印,世间所有的感情都被他们融入到时而高亢,时而悲凉的唢呐声中。
陕北唢呐除了唢呐班子讨生活之外,也可以用于独奏,行走于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除了眼前的壮丽之外,时常会有唢呐声从远处传来,喜时,高亢明亮,闻着无不忘却烦恼,悲时,苦楚哀怨,闻着无不凄然泪下。
如今在陕北,唢呐逐渐被重视起来,被列入到非遗保护名录之中,唢呐班子也融入了电子琴、小号等一些西方音乐元素,但传统的唢呐艺人毅然会头缠羊肚子毛巾,足蹬千层底,腰里别着唢呐杆子,年年岁岁行走在黄土塬的沟壑之间,用手中他们的唢呐,深情的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与哀伤,厚重与希望。(作者单位:双龙煤业)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