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居家战“疫”打响,朋友圈里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厨艺大赛。青铜们解锁了新技能,黄金们开辟了新花样,王者们迈入了新境界。
我会不会做饭?
“七八岁就会!”结婚前,准丈母娘问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拍着胸脯吹的。
还真没胡说。小时候“双抢”农忙,我作为家里的老小,战斗力最弱。根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原则,每到饭点,就被打发回去做饭。在田埂上拔几禾青豆,去菜园摘几根辣椒、割一把韭菜,到鸡窝摸两个鸡蛋。
豆角一剥、辣椒一剪,煮;韭菜一切、鸡蛋一拌,煮;大米一淘,煮。
有一天中午,我抱着一捆豆禾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忽然彤云密布、狂风大作,我抵挡不住,被刮倒在泥泞的水田里。正在耘田的大叔放下拖拉机,把我和我的豆禾从泥浆里捞起,笑道:“我们都是为了一张嘴啊!”
十四岁那年,我割稻、插秧水平日益精进,“双抢”时的掌勺重任,重回妈妈手中。除了泡面,我从此再没做过饭,直到十五年后。
那年老婆怀孕,老妈千里驰援。可老婆是湖南人,我们是安徽人,又生活在陕西,南北三地,口味完全不同。
一开始老妈下厨,老婆食之无味。后来是老妈和老婆各炒一两道菜。
不舍得老婆腆着肚子下厨,不忍心老妈左右为难,又担心孕妇母子的营养,于是重新分工:老婆点餐、指导,老妈照方买菜、准备食材,我重操旧业、下厨掂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在度娘、亲娘、丈母娘和娃他娘的指导下,我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老婆的评价,从“能吃”到“还行”,渐渐展眉“不错哦”。
老妈也渐渐信服:“确实挺好吃。”不再倔强于她坚持了60年的做法,一边帮厨,一边看我怎么操作。到媳妇儿坐月子时,老妈炒的一些家常菜,已经是秦湘徽结合,一家人的口味渐渐融合起来。
后来,我们家的常态便是,工作日老妈带娃、做饭,周末则由我俩下厨,老婆嫌我动作慢,所以我打下手、她主勺。
再次在厨房翻身做主,便是今年春节以后。
疫情期间,我复工复产,老婆和孩子停课不停学。
老婆是教师,每天要备课、录视频、答疑、改作业;孩子上网课,照着妈妈的配方,换个对立的角度来一套。
老婆一会要面对一群祖国的花朵,一会辅导自家的熊孩子。这酸爽,老师和老母亲们最近都深有体会。只是很少有像我们家,买方卖方两家秀、原告被告一肩挑,痛得既有全面的肤浅、又有片面的深刻,360度无死角的折磨。多么痛的领悟,你品,你细品。
我再次自告奋勇,主动充当大厨。
每天下班前,想好吃什么、查好怎么做,然后买菜、拣菜、洗菜、切菜,一顿操作猛如虎,煎炒焖炸炝烩烤。不论味道好不好,大厨之势不能倒。
好在有前些年的积淀,每次都能得到老婆的五星好评。儿子也很捧场,大口大口狼吞虎咽。这种虚荣心和成就感,让我体会到了“庖厨”之乐:
在菜市场一边挑三拣四,一边与熟人寒暄。
在案板前一边手起刀落,一边听手机里说古道今。
在灶前一边翻云覆雨、颠三倒四,一边看那些生冷硬蹭倔的食材,怎么屈从、怎么服软、怎么化熟、怎么慢慢香甜可口。
在餐桌前一边纵横捭阖、摆盘夹菜,一边欣赏妻儿夸张的崇拜。妻子赞叹不已,儿子随声附议,我口是心非地说“哪里哪里、还需继续努力”。
此时的背景音乐,应该是刘天王的《回家真好》:
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财宝,
等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
双手能为家人而粗糙,
啊多么荣耀、多么骄傲……
少时为糊口而做饭,年轻时为爱而下厨,到如今因为享受生活情趣、体味人间极乐而烹饪。这是不是很像小说中大侠习武:年轻时为强身健体、快意恩仇,后拜名师刻苦学习套路,到最后随心所欲、随意所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沾得市井气,染得烟火色,闻得腥膻味,尝得菜根香,方得人间清欢。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