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是我阅读杜继东所著《蒋百里传》之后,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
读人物传记,尤其是学术味道比较浓、相对专业的作品,有时候比较枯燥,兴趣点不多,这就需要读者保持耐心了。如果读者对传记人有所了解,最好是崇拜者,或是怀着景仰之情,那么读起来就会有兴趣、有耐心,就会从容不迫、渐入佳境。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那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比如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先驱李善兰、国学大师王国维、天才诗人徐志摩等名人都出于此地。我们了解的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他的一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为国家和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可以说是“行动爱国”的典范。
蒋百里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多年,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相对比较了解,他后来又到德国游学,并多次前往欧洲考察,理论功底深厚,国际视野开阔。他一直追踪日本对华的政治和外交动态,研判到日本对华有侵略野心,因而他在国内自己的范围内,出谋划策,倾力而为,生命不息,抗战不止。他早在1921年就提出要用持久之法对日作战,后来又预言湖南是中国的乌克兰,将在中日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他在1935年作出世界大战将在三四年内爆发的判断,建议国民党当局要能容忍异党异派,早定抗日大计,集中人力物力,加紧国防建设,共同抵御外侮。“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的《国防论》出版,他经常应邀宣讲全民总动员法,他担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培养专业军事人才……此后,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他对抗战前途充满信心,他说:“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同日寇妥协,最后胜利是我们的。你不信,可以睁眼看着。”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他必胜的信念,感染着每一位国人和抗战将士。
蒋百里一生看重的是强军强国和民族振兴,所以他努力钻研军事理论、军事教育和国防建设,而对从政当官兴趣不大。在民国初期,有人多次推荐他担任行政官职,他均辞谢不就。在军阀混战期间,他与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等人交往密切,但他都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自由,通过个人的影响力对时局有所主张。他被蒋介石关进监狱后,更加对政客们的尔虞我诈、残酷杀伐深恶痛绝,他开始参禅研佛,自号“澹宁”。如果不是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加剧推进侵略中国的步伐,他就有可能像古人陶渊明一样,寄情山水,隐居终身了。
俗话说,一季好粮要经过四季沉淀,同样,一个人成长也要经过岁月磨砺。胸怀大志的蒋百里,年轻时血气方刚,棱角分明,面对晚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曾写下“君为苍生流血去,我从君后唱歌来”的豪迈诗句,参与一些激进活动,遇到了人生危机。当时他的老师陈仲恕告诫他说,“要注意言行不要逞一时之快”,“救国不可托空谈而招实祸”,并帮助他摆脱了危机。在以后的岁月中,蒋百里言行处事愈加成熟稳重,刻苦钻研实学,审时度势,等待时机。可见,一个人在年青时,能够得到恩师的指点多么重要,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我觉得书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蒋百里开枪自杀那段,看得我热血沸腾、胸潮澎湃。当时蒋百里任保定军校校长,由于他坚持独立自主,没有派系瓜葛,因而总是被上级主管刁难,致使他对全体师生许下的承诺无法兑现,于是他下决心以死明志,以身殉职。在军校尚武堂,面对全校师生,蒋百里作告别演讲,他最后说:“你们不许动,不要灰心,要鼓起精神来担当中华民国未来的大任。”说罢,掏出手枪朝自己胸膛开枪。幸亏勤务兵一直留意他的举动,见他情绪反常,言辞悲愤,等他掏枪过程中急忙跳上台猛拉他手,才使子弹偏离心脏,侥幸保住性命。蒋校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举,不仅震惊了当时在场的全校师生,而且引起全国舆论哗然,也让我这个普通读者激动不已,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蒋百里的拳拳爱国之心和男儿的血性,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正所谓:“一声霹雳惊天地,唤起军魂憾八荒。”
通读全书,我认为书的作者杜继东是一位非常专业、严谨的史学者,他为了写这本人物传记参考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传记年谱和新闻报道。加上作者语言功底深厚,总结提炼能力强,所以整本书读起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严谨中不失风趣,大事中又有细节。阅读之余,或喜或悲,或赞或叹,或掩卷深思,或拍案叫绝,给自己思想和精神上带来的启迪和满足感无以言表,这就是阅读之妙。
比如书中有两个小故事,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个是割肉疗亲的故事。蒋百里是有名的孝子,他少年时为了拯救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亲,效仿古人割肉疗亲,从胳膊上割下一块肉,熬成肉汤伺候母亲喝下,终于把母亲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他一直瞒着母亲不说,母亲看到他胳膊不能伸展自如,强行将衣服脱去才知道了真相,于是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另一个是梁启超作序的故事。蒋百里游历欧洲后,写成《欧洲文艺复兴史》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欧洲文艺复兴的开创性著作。他请老师梁启超为该书作序,梁先生读后大为赞赏,激动之余扬扬洒洒写了一篇长序。让人惊叹的是,序的篇幅竟然超过了原书,这在古今中外十分罕见,可谓文化奇谈。
钱学森曾回忆说:“蒋百里先生不仅是我的岳父,他还是我最早的师长和引路人。”纵观蒋百里生前生后,他之所以赢得最高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认可,不是靠投机钻营或者自吹自擂,而是靠他自身的渊博学识和优秀人格。我很喜欢他在陆军大学演讲中的那段论述,他说:“靠高尚的人格去争取,如果只是去找人,以弄钱混饭吃为目的,人们怎样能够重你!我们莫怪人家不尊敬我们,首先要自己尊敬自己。”
立志做大官者,烟消云散;立志做大事者,永垂史册!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