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域高原回到了久别三年的延安,我要让一个游子梦得以安顿,我要让一颗赤子心再受洗礼,我要在那个火热的艰苦岁月里找寻共产党人的初心。
一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和延安精神的象征。但凡来延安“朝圣”者,宝塔山是必不可少的一站。
站在和时间一样古老的宝塔山上,我看到白云从塔尖上飘过,清风在塔座边吹起,山川美景尽收眼底,老城新城美得迷人。我用久违的目光细细打量宝塔山,感受她的磁场和魅力。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优秀青年 “打断胳膊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是什么精神,让地瘠民贫的延安成为万众瞩目的信仰之地、天下归心理想之地?
绕塔环顾这片神奇的土地,我恍若走进那个火热的年代,顿觉这里的天红成一片,这里的地红成一团。我仿佛听到“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迎过延河来”的歌声从远处飘来,我仿佛看到“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的场景遍地都是。这时候,延安时期的革命画面顿时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那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岁月,是激越铿锵的黄河大合唱,是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是延河岸边的军民鱼水情,是统一抗日战线的瓦窑堡会议,是直捣黄龙的挥师东渡黄河……
带着朝圣般的虔诚,再次仰望这座具有延安标志的宝塔山, 我感受到了她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厚度和情感温度。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在那黎明前的黑暗中,是宝塔山的塔身托起了红军的希望,是宝塔山的灯火照亮了中国的道路,是宝塔山的面孔让人们认识延安,让延安走向世界。
宝塔山,这座中国人心中的丰碑,我觉得来一次有一次的体会,来十次有十次的收获,哪怕是来一百次,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初来者。宝塔山,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她的塔身牵挂着千万双“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手,她是山头萦绕着亿万个“飞翔在宝塔山头”的梦。对于我这个生在红土地、长在宝塔下的延安人来讲,她将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二
杨家岭旧址肃穆而庄严。沿着两排白杨树往里走,首先看到的是礼堂。
礼堂坐落在杨家岭的沟口。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放慢脚步,走进这座我曾多次去过但依然心仪的神圣殿堂。这座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七大”会议的旧址,并没有因为年代久远和建筑陈旧而被人们淡忘,前来拜谒和瞻仰她的人群络绎不绝。礼堂宽阔大气,一排排木栏椅整齐排列,几张长条桌有序摆放,一幅七大会标和两个伟人像悬挂在主席台中央。注视伟人画像,我好像看到军民齐心修建礼堂的劳动场面,看到正在召开的“七大”会议现场和《黄河大合唱》壮观的首演情景。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沉淀将会使这里的一切带给人们更加铭心的记忆和深刻的感悟。
转过雄伟的礼堂,穿过文艺座谈会旧址,可以看见半山坡依山而凿的一排排土窑洞,这就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
窑洞里的陈设大同小异,都是当年的一些摆设,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俭朴得不能再俭朴。看着他们用过的家具,我努力想象那段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
从1938年11月到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住进杨家岭差一个月就是五年。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山沟,这些低矮简朴的土窑洞,就是当年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中心,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基地,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形成、走向巅峰的生产车间。从《毛泽东选集》1—4卷来看,有112篇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就的,其中在杨家岭窑洞里写成的就有40篇。此时此刻,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即使当年是在如此闭塞落后的地方,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从容旷达、淡定自信仍然会生发出激荡整个时空的气派与力量。
看着眼前这些破旧的黄土窑洞和狭窄的小山沟,我很难把它们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伟人联系在一起,和发生在这里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所形成的伟大思想联系在一起。以至数十年后前来瞻仰的我们,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无限的敬仰与崇尚之中。
为什么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人们会有如此乐观的情绪,如此旺盛的斗志,如此凝聚的民心?一个叫斯诺的美国记者给出答案——共产党人的朴素作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这就是孕育于杨家岭窑洞形成于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三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延安时期最为生动的教材。走进这里,就如同打开了一部巨大的党史教科书。
延安革命纪念馆背山面水,门前宽阔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毛泽东在延安”的铜像。望着铜像,触摸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入驻延安,从此,苦焦贫瘠的陕北延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
走进展馆,整个展厅像是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各类文物按照历史顺序和专题内容分单元一一展出,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置身其中,那一件件珍贵的历史遗物,像无声的历史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而每一个物件所传递给我的,正是一种被称作延安精神的中华民族最伟大、最为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看着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听着这些历久弥新的故事,我仿佛又一次被带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
在这些陈列中,有一辆小小的纺线车引起参观者的格外关注,瞬间又让我联想起了那些艰苦奋斗的历史场景。那是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总动员,那是党的高级领导们身先士卒的齐参战,那是周恩来比赛会上的大显身手,那是朱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身体力行,那是南泥湾三五九旅的开荒场面……
四
枣园是当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
走进园子,顺着水泥路往里走,面北坐南的中央办公场所、依山而凿的领导旧居依次可见。办公场所多为瓦房,领导旧居均是窑洞。徜徉在枣园革命旧址,我如同穿越一个渐行渐远的历史隧洞,党内整风运动、军民大生产、坚持持久战、谋划重庆谈判、制定抗日战略等历史场景,一齐闪现在我的眼前。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旧居的那盏油灯。看着这盏油灯,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湖南汉子的身影。在这盏微弱的灯光下,他以惊人的毅力,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科学总结我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写就了光照千秋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鸿文巨著。就是在这些破旧的窑洞里,在这些微弱的灯光下,我们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奠定了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实基础。
一孔孔土窑洞,一件件老文物,似乎正对我诉说:那些叱咤风云历史人物,那些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都是从这些窑洞里走出的,都是在这些油灯下形成的。来这里不光是看窑洞,更要看这些窑洞里创造出的伟大思想、伟大精神和伟大成就,要在窑洞里找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走出枣园的窑洞,我听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在广场不远处,是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中央机关干部战士与当地群众一起修筑的“幸福渠”。这条始于裴庄、止于枣园、全长6公里、灌溉面积达1500亩的水渠,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灌溉问题,也拉近了军民感情,直至今日还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徜徉在“幸福渠”畔,我再次聆听了毛泽东深入乡村调研、给当地群众拜年、和当地干部群众联欢、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等生动感人的故事,深有感触的是,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话题,只有来一次延安,你才会有真正的体会。
一路走来,圣地延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引起我无限的追忆。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永远有看不尽的红色经典,听不完的红色故事。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时,我的眼前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我的脑海又刻上了新的延安烙印。
延安,永远是我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