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

​机电公司:让创新成为每名职工的“标签”

发布时间:2021-03-23 17:08:56 作者:杨亚锋

3月17日早上,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李海清正认真打扫着他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这个仅有26人的工作室内,整齐的排放着30余项发明专利证书和60多块奖牌。

“十三五”的五年对于李海清来说可谓收获满满,他个人先后获得“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陕西产业工匠人才”“陕煤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由他带领的工作室共完成创新成果20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6项。2020年11月,该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近年来,机电公司狠抓岗位自主创新,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搭建创新平台,聚力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提高作业效能,降低劳动强度。

自主创新,灵感来源于生活

2018年,为降低外委检修成本,机电公司准备开展矿井皮带滚筒包胶业务。但是结实又坚硬的橡胶皮成了维修滚筒工作的“拦路虎”。

清理橡胶皮工作需要2个人用火烤软橡胶皮,再用电锤一点点将其敲打下来,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且质量不理想。为此,该公司技术人员不断摸索新方法,但是始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何快速高效清理掉滚筒上的橡胶皮?”李海清费了不少心思。他每天翻阅专业资料,时刻都在脑海里想象怎样制造一台机器,既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又能快速将滚筒外围橡胶皮层清理的干干净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海清看到坐在沙发上削苹果的妻子,突然来了灵感。

“制造一种设备,像削苹果皮一样将滚筒外围的橡胶皮一层一层削掉。”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加工,李海清成功制作出了一台滚筒剥磨一体机。该设备投入使用后,橡胶皮清理效率由原来的2人一天提高到了1人两小时。

成果转化,降低检修成本

“这台设备是由我厂职工利用水泵、风机和一些边角料、管子等材料自主设计制作的,仅这一项创新成果每年就可为公司节约成本50余万元,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该公司机电总厂电修车间,经理徐建军指着正在使用的自动水循环冷却装置介绍到。

2015年,该公司在调试大型水冷电动机时,由于电机排出的高温水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水资源浪费。

为解决这一难题,工作室成员设计制作了这台自动水循环冷却系统。该系统由冷却装置、温控系统、液压系统、PLC检测系统和电机固定平台5部分组成,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各种水冷电机调试,而且还可以运用到减速机、摇臂等设备的调试上,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我们坚持围绕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注重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创新最大动能,使创新真正达到提高作业效能、降低职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为目的。”徐建军说。

全员参与,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工作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是靠单兵作战,集思广益才能想出更多‘金点子’。”

为进一步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发扬“创客”精神,机电公司先后出台了《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全员创新标杆激励制度》等5项科技创新制度,为岗位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成立了党员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个创新平台,不断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成长土壤。

朱海伟是该公司机修车间的一名综采维修钳工。他说,以前修理设备的时候只知道按部就班,不懂创新,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在师傅李海清的指导下他目前已有3项创新成果,其中减速机齿轮间隙调整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刚开始有点子的时候,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经过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反复讨论、试验,最终才形成了创新成果。”朱海伟说。

据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统计,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各类创新项目260余项,80%以上的职工都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营造了“创新不神秘,创新在身边”的良好氛围。(杨亚锋)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