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公司供电检修班负责矿区8座变电站、10个配电室、6座箱变、45台变压器、256个开关柜的试验检修工作,近年来,面对着点多、线长、面广的工作态势,加之智能化设备给检修工艺带来的影响,该班组以打造“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班组为目标,以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综合考评为抓手,狠抓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积极打造“智慧班组”,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智慧管理 规范核心业务模式
设备检修班坚持“智慧管理”,班组员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抓业务规范,达到“管理减负”的同时使班组基础管理迈上新台阶。
“这个是存放规程和厂家资料的,这两个是变电站的资料,这是自动化开关的资料和说明书,找任何一项资料都毫不费力。”在班组的资料室,班组资料员曹运坡指着色彩明晰、整齐的资料介绍。
“我们的小仓库也实行了标准化管理,按照不同站、室的设备进行分类,大到设备配件,小到螺丝螺母都分类清楚,一目了然。”班组的仓库管理员张海东说。
在设备仪器和安全工器具仓库,每台测试仪器内都配备对应的使用操作说明书和仪器需要的辅助配件清单。班前准备材料时,只要通过查找台账清单,就能准确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设备仪器及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工器具使用安全性。
智慧创新 提高工作安全和效率
在工作中,该班组坚持发挥集体智慧力量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职工劳动强度。
“主控室内温度过高或直流屏柜内密不透风,会导致充电模块过热烧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组成员自制了直流屏自动通风装置。该自动通风装置由风扇,温度控制器,中间继电器组成,装置将温控器串联在继电器线圈上,实现了自动通风降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保护了充电模块的安全运行,每年为公司节约3000余元维修成本。
“我们当初也没有想到,研发出来的东西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效益。”这一成功案例大大激励了班长杨小武和班员们,在接下的工作中,他们开拓思路,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继研发出多项成果。
“百闻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本领。”杨小武总是跟班里的员工这样说。
在配电网自动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面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水涨船高,检修班成立了以班长为带头人的创新攻关小组。“以前创新主要是和外单位合作比较多,现在有了职工创新工作小组,我们便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班组技术骨干魏军军说。
智慧人才 激发动力提升效能
在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同时,设备检修班不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为检修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在我还是一名实习生的时候,面对各种设备和技术,还有些不知所措,但师傅手把手倾囊相授,我迅速掌握了设备检修的相关知识。”曹运坡说,在“师带徒”的帮助下,他仅用了1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智慧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下,供电所充分盘活基层人力资源,着力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全面推进供电所简易实训场“一所一场地”建设,利用生产作教材,适时利用多种形式的“岗位课堂”开展自主培训,不断为班组成员“补钙”“充电”。
为更好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该公司供电所积极开展“机电大讲堂”“专家小课堂”、线上学习等活动,提供各类人才交流分享经验和工作成果平台,不断提升员工综合能力。
为发挥优势,设备检修班逐渐形成技师带路、青工追随、教学互长的良好态势。先后3名班组员工走上班组长、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重要岗位,为矿区不断输送供电人才。
“基层、基础、基本功是安全的三大基石。作为‘三基’建设的主体,班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班组已经成为班组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将不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打造智慧班作出更大努力。”供电所所长齐延辉说。(郑强 屈伟)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