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在舅舅家走亲戚时,当我在灶台上瞥见它,便立刻唤来妻儿惊喜地叫道:“看!锅篦子!新篦子!高粱秆做的新篦子!”
舅妈见问道,面露喜色的告诉我们,这锅篦子是她腊月里,用村头那片地里专门种的高粱秆钉的,大大小小十好几个嘞。
我拿起锅篦子,翻过来看了看上面的针脚,虽然已经十分细腻但却远不及奶奶钉得好,不禁愣了一会,思绪也好似被这密麻的针脚勾回到了奶奶在的那些岁月。
民以食为天,食以蒸为主,中国的舌尖文化,确实能用“蒸蒸日上”来形容,人们总以蒸干粮为家常食品,蒸馒头、蒸花卷、蒸发糕、蒸饺子、蒸包子和蒸窝头等等,自然家家户户离不开蒸干粮锅篦子。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高粱秆做的锅篦子,盖在土炕旁的大铁锅上,每天烧茶做饭都离不开它。那时候,农忙回来,都知道去灶火旁,掀起锅篦子找饭吃。
锅篦子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幼时记得,奶奶从长短不一的高粱秆中,取出最长的两根,把它们钉成十字型,之后加上去的每一根粗细均匀的高粱秆,都用针线牢牢地钉在这十字上。如此,纵横交错的高粱秆不断增多,钉成了紧密相连的两层,锅篦子就可见雏形。
钉牢后的锅篦子根据需要,再在各式锅盆上比划一番,裁剪成大小合适的圆或方形,才算完成。我记得奶奶在钉制时,针脚行走也是有讲究,用隐线的那一层为正面,针脚细腻,美观又精致,另一层看上去则针脚井然有序,呈米字型排列,如同当下的十字绣一般,这样的针脚走向让锅篦子变得更加结实、耐用。
我们家里的锅篦子,与奶奶接触最多,因为奶奶永远是炉灶旁最忙活的人,她每天要解决几大口人的吃饭问题,在早些贫穷一些的时候,吃饭可是件令人发愁的事。多亏了勤俭持家的奶奶,懂得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记忆中在我们饿的时候,跑进灶火旁掀开篦子,总能吃到热乎饭。尽管有时候是早上剩的半拉馒头或一大锅的煮红薯、蒸土豆,但却能吃的格外香甜。
锅篦子不仅可以用来盖锅,还可以盖菜盆、水瓮,盖盛放米、面的大缸,以防落入灰尘。烙好的煎饼、蒸熟的馒头,都可以存放在锅篦子上。它们也时常出现在屋外的太阳下,上面可以晾晒大枣、豆子、花生等。早些时候村里腊月为过年做豆腐,甚至用它可以分筛出饱满的黄豆来。
尤其在临近年关,锅篦子的作用就更大了。小院里的锅篦子上晾着满满当当各式年货;屋里的锅篦子上,则摆满了刚出锅的各种油炸食品,当然还有热气腾腾的馒头,和准备入锅的饺子和手擀面。
这些面食在下锅前,都会乖乖的呆在篦子上,耐心等候奶奶把它们从饭桌上,端向最具人间烟火味的地方——灶台,让它们经过蒸、煮,华丽变身为一道道垂涎三尺的美食。
有了高粱秆做的锅篦子,做好的面食既方便存放又不会粘连,而且还十分环保。人口多的家庭,少说也得十来个锅篦子,而我家用的锅篦子,也都是奶奶生前钉好留下的,至今还在,只是旧的不成样子。
在不锈钢篦子盛行的当下,高粱秆做的锅篦子也就只有在集会上才能碰巧见到,其材料就是高粱秸秆上又细又直的一段晒干而成,钉锅篦子用的是纳鞋底的大号针,线则是用手工搓成的细麻线。
天长日久,饱受烟熏火烤和高温蒸煮的锅篦子,颜色也变黄发旧,甚至有的边缘出现破损,奶奶就找块布头,将它一圈缝补好继续使用,从不轻易丢弃它们,这也是能传到母亲手里的缘故。
在生活并不富裕的岁月里,奶奶格外爱惜手中常用的物件,总是轻拿轻放,用后妥善保管。作为家庭主妇,能做好这一点实属难得。
锅篦子不仅记录了奶奶的艰苦岁月和勤劳,也见证了我们的美好生活与追思,从温饱走向小康。一锅锅蒸气的力量,一屉屉蒸发了多少代人的落后与贫困,实现脱贫攻坚的幸福。锅篦子不仅尝过红薯的甜,也闻到鱼肉的香;它们看见过为一日三餐发愁的奶奶,也盼到了如今张罗年夜饭,招呼全家老少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母亲。
每逢过年的前夕,母亲端着满满一锅篦子冒着热气的白馒头,从厨房走向餐桌的时候,或者端着满满一锅篦子饺子,从餐桌走进热气腾腾的厨房时,那熟悉的一瞬就会令我想起奶奶,令我永生难忘。
这幕温暖而又幸福的画面,一定也会在我儿子内心发芽吧。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