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108×380×3托辊已投入生产使用,万吨煤块正常运输,经磨耐用质量好!这是后期2750件Φ133×600托辊生产订单,请查收。”近日,在机电公司机电总厂综合车间托辊生产线现场,双龙煤业正在对其加工的2000件托辊进行抽检验收,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扬。这其中的功劳,离不开该车间职工与数十名劳务派遣工的共同努力。
机电公司面对机修、供电、供水、信息化等生产工作,发挥劳务派遣工的作用,全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为劳务派遣工搭铺成长成材的桥梁道路。
切换资源平台,为想学的创造条件
“参照图纸把液压管线衔接正确,液压系统才能正常动作。”走进李海清技能大师工作室液压实操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李海清正在向劳务派遣工兰超和龙涛讲解液压传动原理。
李海清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机电公司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摇篮”,构建了以技能大师和高级技师为核心的讲师团队,为该公司培养高技术人才80人。同时,举办多期青年员工培训班,为四矿培养青年职工100余人。
为了实现全员技能提升,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下沉重心,以新入行以及想学的劳务派遣工为培训对象,在获取技能知识上创造条件,切换资源,投入精力,开课授业。
“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学习机会,技能得不到提升,只能跟着师傅进行小工作业。但在工作室讲师团队的培训下,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成为液压支架维修岗位上的一把好手。”支架车间劳务派遣工龙涛满脸笑容地说道,自平台创建以来,为那些“有心想”但“没门路”的劳务派遣工创造条件,实践个人技能提升,厚植人才成长土壤。
抓好培训机制,从1变到“N”
“艺多不压身,咱得凭技术挣钱,会的越多这技术饭就吃的越香。”电焊工梁飞兴奋地告诉笔者,通过轮岗式培训,他先后掌握了机械焊接加工、综采设备维修等技术,还通过跨专业学习了液压元件维修等。
为了更好地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告别以往单一技能受限,确保多面性人才储备。该公司率先引入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机电员工智能培训系统,优化培养模式,抓好培训机制,利用“理论+智能多媒体+实操”的方式,在不同岗位上轮岗培训,提升劳务派遣工多岗位操作技能。
“通过轮岗培训,实现了一岗多能,培养了一大批‘多面手’职工,整体提升了公司技术软实力。”从技术副厂长丁超群处了解到,该公司劳务派遣工中,70%已经达到具备2种及以上岗位作业要求。
从跨岗位历练到跨专业学习,该公司在培训上不断探索,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实现了岗位技能从1到N的华丽转变,大部分劳务派遣工已成为本岗位的技术骨干和行业能手。
创建人才梯队,让生产持续发力
“打造智能机电,人才是关键。”2月16日,该公司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优势,从自身技术“软实力”入手,以实效“硬指标”考核为手段,创建人才梯队,对供电、供水、机修、通讯四个板块的生产岗位98名劳务派遣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工作。
其中,该公司机电总厂利用“实操+现场问答”的考核模式,设立6个不同岗位考核项目,81名劳务派遣工参加技能等级鉴定。桥式起重机岗位王明君一马当先,率先完成起吊前的设备检查及指定路线物件起吊摆放工作,并以92分的好成绩通过高级工考核。
看着鉴定结果,王明君不由得乐开了怀。作为一名劳务派遣工,他认为高级工离自己很远,但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的培养引导下得以实现。后期,他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进一步加深学习,来提升技能,向技师目标迈进。
据了解,此次劳务派遣工技能等级考核中,王杰、段军军、兑兰君等19人通过高级工考核,赵凡凡、王磊等55人通过中级工考核,全员人才梯队成型,劳务派遣工积极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质量随之提高,营造了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安全生产氛围。
三年以来,劳务派遣工配合完成了1800余台液压支架维修、30万件托辊生产、10000余件机械焊接加工等生产工作。在实际生产中高质量投入使用,得到了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公司创收经济效益800多万元,切实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助力”。(姚文喜)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