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优化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省出来一大笔费用。”在双龙煤业地测部的办公桌上,地测部部长高靖学正在和大家一起对井下生产系统优化进行讨论。
近年来,该矿以“四治理一优化”为抓手,紧扣“优化”核心重点,结合矿井地质条件、生产工艺等,科学论证,大胆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生产系统优化,就是要在现有技术和工艺上进行大胆改革。例如我们对外围巷道进行预留应用后,工作效率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该矿生产部副部长许文勇指着图纸介绍说。
在传统工艺中,每当一个工作面完成采煤后,巷道都要进行密闭墙密封,原来的巷道便成为老巷,在经过优化处理后,矿井生产系统优化总体要求,突破传统生产工艺阻碍,重新规划掘进布局,在一个工作面闭采后,对其外围巷道进行预留,再结合下一个工作面的布局情况,将预留的外围巷道用于下一个工作面应用,不仅缩短了掘进工期,还使外围巷道得到二次利用,继续发挥生产作用,仅减少掘进一个外围巷道,便能够节约费用500余万元,仅一年时间,便成功预留应用3条外围巷道,节约生产成本1500余万元。
“以往在掘进巷道过程中,我们一般都按照传统工艺进行,但在推广优化技术后,可以在安全和生产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巷道高度。”该矿生产部技术员王杰介绍说。
在二次应用外围巷道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后,该矿继续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对掘锚系统配置进行重新布局,缩小了掘进巷道的工作空间,安全降低整条巷道高度,加快推进掘进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将智能综掘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减少了掘进过程中巷道支护工作环节,真正实现了掘进智能化。
“以前井下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都必须运出地面后按照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现在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基本上都得到了二次利用。”该矿综掘二队队长崔峰说。
在传统生产过程中井下所产生的砖块、水泥等都需要用无轨胶轮车运出地面后再进行处理,成本高,环节多,对环保工作造成一定压力。为了彻底解决问题,该矿结合生产系统优化工作,突破传统作业模式,对所产生的生产垃圾进行破碎后用于井下巷道和地面道路铺设,使建筑垃圾发挥二次作用,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减轻了环保压力,节约生产成本200余万元。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