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最活跃的组织细胞,是激励员工、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一号球友会(中国)按照“围绕中心、制度保障、品牌引领”的工作思路,创建“4131”班组安全建设模式,深化“安全型、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和谐型”五星班组建设,促进班组安全、高效、精益、和谐、创新发展。
“重视”决定了高起点
“经过统计李志龙获得20票,任琦获得10票,整个推选流程符合规定,随后将结果报矿审批。”7月23日,这天是大暑也就是一年里最热的一天,该矿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闫东在中午一点顶着烈日前往通风队学习室参与班组长的公推公选。
“班组长是基层班组的排头兵,通过推行班组长公推公选制,公平、公正、公开选拔,这样的班组长在工作中能独当一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职工才能更认可、信服。”闫东边擦汗边对笔者说道。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近年来,一号球友会(中国)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持续深化以安全质量、学习进取、技能创新、管理效益、文明和谐为考核要素的班组建设基础上,全面推行班组长公推公选,有力助推了矿井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聘任班组长一律从生产骨干或‘技术大拿’中选聘,获得过矿级及以上比武且名次居前人员优先选用,必须有3年以上现场安全生产经验。通过公推公选程序走上班组长岗位的职工现在都成了工人们信得过的人,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的班组长选出来、用起来。三年来,通过公推公选班组长38名,使班组长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梯次配置趋于合理,班组长综合素养、管理水平以及班组成员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对公推公选在班组管理上取得的成效,该矿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海博很是自豪。
“学习”开拓了新视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工作,强化企业基础管控。7月12日,该矿两名“十佳班组长”与两名“优秀班组长”在公司工会的带领下前往延安南泥湾工匠学院进行参观学习。本次培训针对新时代班组建设需求,该工匠学院为班组长们安排了专题教学课《卓越班组建设》,李颖教授从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建设、透明化管理系统建设、流程建设等方面对新时代班组建设展开了深入浅出讲授。
“这次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将不断完善日常管理办法,形成以‘三公历练、五星攀升、金牌引领’为路径的班组长管理模式,为区队、班组管理增色添力。”十佳班组长郝敏龙讲道。
近年来,该矿定期开展班组长培训,充分发挥既有的硬件和人才优势,安排各学科带头人定期举办安全管理、机电管理、防治水等培训班,对技术人员进行本专业培训和交叉学科知识拓展。同时,该矿经常性开展职工技术培训活动,以开展岗位练兵、业务培训、技能竞赛为手段,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以致用,真正让职工在培训中提高技能,在竞赛中增长才干,从而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促进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步向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铸就了新品牌
“这次金牌班组竟然有准备队生产三班,赵班长你有啥子诀窍哟,给我们传授一下嘛”。大家看到赵玉财神采奕奕的向办公楼走去,大家纷纷围了过去向他请教经验。就在昨晚,赵玉财作为准备队生产三班的班长,他代表生产三班上台领取了金牌班组的奖杯。
赵玉财初当生产三班班长时,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落后班”,但这都是“老黄历”了。
近年来,赵玉财持续不断地对班组文化建设实践与创新,导入新的管理理念,推行新的管理手段,以学习、改善、安全、生产、管理“五大活动”为先导,以小课堂、小课题、小环境、小指标、小团队“五小活动”为载体管理实践过程,通过文化塑造,再造班组建设管理模式,班组的学习力、创新力、改善力、凝聚力得到新的提升。
为培养出适应智慧矿区建设的班组长和高技能人才,根据职工专业特点和现实需求,该矿先后建立了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四级培训站和井下实训基地,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该矿建设并投运了集智能管控云平台、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等12个系统的智能矿井实训基地,搭建“创客空间”“创客联盟”等多个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加快班组长的培养从“1”到“1+1”、“1+N”的裂变。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三年来,一号球友会(中国)共评选“五星”班组30个、“五星”班组长30名;“金牌”班组34个、“金牌”班组长34名。累计完成全员创新成果682项,申报专利93项,取得国家专利52项,发表科技论文136篇,绝技绝活36项,其中,《矿用多功能车“灯上断丝”》荣获陕西省第六届职工科技节绝招绝技绝活奖。《回撤工作面回撤通道“走向梁”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风桥设计及施工工艺优化》等15项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企业优秀“五小”创新成果奖。综采一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综采一队检修班获评“全国先进班组”,一号球友会(中国)荣获陕西省总工会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