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标准化,实质就是管人,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和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最终通过每一项操作标准化达到管理水平的提升。一直以来,煤矸石发电公司深入推进运行标准化建设,全面优化运行管理和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切按制度办事”、“一切工作皆有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管理模式,让运行标准化已成为一种常态。
优化流程管理,操作更安全了
“以前觉得汽机冲转、发电机并网这些重大操作很难操作,尤其是330KV倒闸操作,更为抽象,后来通过学习与操作,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难!”谈到标准化操作,一位刚入职两年的运行值班员竖起了大拇指。
在运行现场的工作票执行中,针对各班组在运行调整、两票执行、异常处理等方面存在异同,造成在工作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执,反复开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既耽误检修时间,又容易发生因重要安全措施遗漏造成安全事故。为此,该公司将工作票管理标准纳入公司标准化建设中,逐步进行修订并完善。
为了规范运行人员的作业规范,杜绝人身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该公司依据《电业安全作业规程》,修订了17类工作票,完善了35种运行操作票,并根据各类作业风险,全面实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安全措施票》,提前对各类作业风险进行分析,将风险提前消除在萌芽状态。在现场巡检上,通过制定“标准巡检路线”、推行“三三整理标准巡检卡”等措施,将巡检注意事项、巡检项目、巡检标准及要求等一一列出,使标准化贯穿于日常生产运行中。
实行信息管控,记录更方便了
进入该公司MIS管理系统,运行日志、厂级监控、安全管理、定期工作、缺陷管理、两票管理等都填写规范统一,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对定期工作执行情况及机组性能等进行分析。
MIS管理系统是以整个电厂生产流程为核心,贯穿运行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全过程信息管控,已成为运行标准化管理的支撑和平台。该信息管控系统实行前,并不被运行人员接受,尤其是缺陷管理系统,设备编码、分级分类繁琐,缺陷登记时费时费力,登记错误容易被考核,有些缺陷分类不明确,这些问题一度让运行人员很是头疼。为了尽快适应,该公司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刚性管控的特点规范运行人员填写习惯;一方面不断征求意见,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运行人员逐渐适应了细致、规范的MIS管理系统,并体会到了新系统带来的便捷。
此外,该信息系统通过缺陷登记、消缺、试转、验收等环节,清晰记录设备异常情况,并能够快速统计出“挂起缺陷”,为设备缺陷管理和检修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树立竞争意识,干劲更十足了
2017年上半年,300MW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达2692小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4小时,AGC投入率同比提高3%,上半年获得省调《两个细则》补偿673万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运行人员。
针对循环流化床组CCS(协调控制)系统在负荷适应性方面存在响应滞后、响应速度慢、容易超调等问题,为了实现AGC模式下两个细则考核效益最大化,适应机组运行和燃烧特点,规范不同阶段的协调控制方式,提高AGC投入率。该公司运行人员通过四种控制方式下的异常分析,最后形成统一控制标准,一方面在机组变负荷之初通过主汽压力的合理波动来提高机组对负荷指令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和稳定负荷时尽量保证主汽压力的稳定,制定了不同阶段的控制方式和投退顺序。
为了树立竞争意识,该公司通过开展值际小指标竞赛活动,分析各班组“小指标竞赛”工作的优、劣势,通过耗差分析,同比、环比等举措不断优化重要运行指标,全力以赴争创标杆。同时,该公司将辅机运行情况纳入运行绩效考评系统,通过发电量、厂用电、标煤耗、汽耗、水耗、端差等等重要指标的综合评分,确定运行人员绩效得分,使运行人员绩效考评更为科学,形成了各运行班组间良性竞争,推动了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
搭建学习平台,成长更快了
自300MW机组投产以来,该公司运行车间平稳度过岗位调整、人员调整的过渡期,实现生产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这让该公司运行管理人员大赞运行标准化带来的好处。
人员结构年轻化,技术人员、关键岗位流动性较快,班里有经验的员工越来越少,新组建的班组人员协调配合差,人员衔接难......每一次人员调整,都让该公司运行车间管理人员倍感压力。为加快全能值班员培训步伐,该公司采用机、电、炉三大专业交叉学习,实行学习班“一个班一个专题”的培训模式,在各运行班组推行《机组长、主值轮岗制度》、《“3+4”岗位提升制度》,在定岗、转岗、跨专业学习和以岗定酬制度方面进行细化,加强机组长、主值等技术骨干的人才储备,加快青工成长晋升步伐。
推行运行标准化以来,该公司对每一项操作进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对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细节问题进行规范化要求,使运行人员减少经验的依赖,只要按照标准化工作票、操作票,不管你是刚上岗的巡检人员,还是经验丰富的值长、机组长,只要按标准流程认真执行,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运行标准化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有效避免了习惯性违章,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培训的压力,满足了日常工作规范的要求,成为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程斌)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