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黄陵矿业《煤油气共生大釆高智能化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顺利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鉴定,成为该公司第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项目。
2012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共完成科技项目260余项,其中2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为黄陵矿业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强联合打造“朋友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高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打造具有无限可能的科技创新“朋友圈”,是黄陵矿业改革创新始终不渝的追求。
11月28日,黄陵矿业与安徽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长远战略合作。这只是该公司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促进技术、人才等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近五年时间里,黄陵矿业公司先后和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球友会网页版技术研究院共同实施了50余项前沿探索和示范项目,掌握了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高端技术。
此外,黄陵矿业公司先后与中煤科工集团北京总院、西安煤科院、重庆煤科院、川煤集团等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和企业成功“牵手”,高端技术成果转化硕果累累,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已完成试验工作面准备工作;与西安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互联网+”球友会(中国)安全监管监察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国家项目现已通过一审。
“黄陵矿业公司博士后创新基地已经挂牌,目前我们正在与西安科技大学洽谈博士后的招聘事宜,已经与应聘者达成初步意向,与高校的‘强强联合’无疑会为黄陵矿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再添新动力。”谈及未来发展,技术中心副主任雷宏彬充满信心。
筑巢引凤建立“人才库”
科技创新不仅要靠“朋友圈”,更重要的还得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位于陕北地区的黄陵矿业,何以改变孔雀东南飞的人才窘境?对此,黄陵矿业公司有着自己的心得——欲引凤凰,先栽梧桐。
董明就是被吸引来的人才之一。今年6月份,刚刚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董明就收到了黄陵矿业公司递来的“橄榄枝”,进入到该公司技术核心部门技术中心开展工作。今年,黄陵矿业公司不断更新人才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将技术中心重新整合划分为5个研究所,从各基层单位选派优秀科技管理人才11人充实到队伍之中,为公司科技发展配齐配强科技人才。
截至目前,黄陵矿业管理人员共有研究生以上学历43人、本科1080人;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1100人,高级以上职称182人;拥有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高技能人才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黄陵矿业在用人方面机制非常灵活,敢用人,善用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魏军刚说到。坚持为人才成长提供沃土,大胆地启用各类人才,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是黄陵矿业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致胜法宝。
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让黄陵矿业有了自己的“科技硬名片”。用该公司敢于和德国专家叫板的“大国工匠”符大利的话说就是:“感觉腰杆子都挺直了。”
加大投入强化 “内动力”
仅2015年至今,黄陵矿业公司就累计投入科技资金9亿余元,2018年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
“无论是在资金、设备还是人力方面,公司对我们的项目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正在实施的《复杂条件下回采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投入大概在4500万元左右,预计到明年6月完成工业性实验,大家现在都干劲十足。”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专业毕业的易瑞强,在黄陵矿业公司工作即将满十个年头,如今已是黄陵矿业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
如果说科技工作的前期投入是“九牛一毛”,那么在这之后带来的收益则让企业真正实现了“科技创造效益”。
实施“110”工法的瑞能煤业117工作面阶段较以往多回收煤炭资源4.2万吨,节约掘进回采巷道一条,节约成本676.2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20余万元。
在相隔20多公里的二号球友会(中国),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已高标准完成闭采。截止10月6日,工作面累计运行12个月,设备开机率提升至100%,单班最大生产能力达到了5刀,工效可达247.97吨/工,累计生产煤炭560万吨,最高月产50.5万吨,节约人工成本7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公司已在智能化综采技术、油型气治理等多个技术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形成了有力的梯次接续,为黄陵矿业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劲动能。
“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黄陵矿业将赢得二次腾飞的新气象。”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表示,面向未来,黄陵矿业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勇担改革发展重任,用“黄陵科技”擦亮陕煤品牌,为球友会网页版追赶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瑞晨)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