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中、省统一部署,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陆续向全省20余个贫困村选派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全面展开,其中就包括张东栋、张南楠两兄弟。一年多来,他们扎根乡土、身体力行,正在改变着汉阴县汉阳镇南部山区两个村庄的命运。
2018年10月,张南楠接到单位委任,作为黄陵矿业第三批扶贫干部前往汉阴县笔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扶贫人生。
半年之后,2019年5月7日,张南楠的哥哥,蒲洁能化公司的张东栋也随着弟弟的脚步,成为了汉阴县汉阳镇磨坝村的扶贫干部。
“当时派我去扶贫,我是拒绝的。我爸身体不好,妻子经常出差、考虑到女儿和我弟的两个孩子全都需要爸妈照看,给父母的压力太大了,我作为长子,得留在家里。最后是父母一再给我做工作,扶贫是大事,让我放心去,这才下定决心来的”。谈及刚接到扶贫任务的情形时,张东栋记忆犹新。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村子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井井有条。在秦巴山深处,弟兄俩携手扶贫的故事也逐渐的流传开来。
那里,是我们第二个家
张南楠在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黄陵矿业公司工作,据汉阴县笔架村340公里,张东栋的工作单位则在渭南市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据汉阴县磨坝村430公里,同样都需要9个小时车程。更为巧合的是,两个村子仅仅只相距5公里,虽跋山涉水,同样的使命却让兄弟俩再次走到了一起。
从闹市到边远山村,心理上的落差,在扶贫最初的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之前一直在店头镇工作,每天下班都能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现在这样直接住到村里,保持随时待命状态。虽然很忙,但是能感觉到村民们对我们的信任。”张南楠说。
2018年10月17日,张南楠先一步进了村。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初村干部、村民帮他收拾宿舍的情形:“宿舍就在村委会二楼靠楼梯口的位置,屋内也简单,一张床、一个柜、一张桌子,不一会就收拾好了。”
秦巴山区深处植被茂盛,天气多雨,刚刚住进宿舍,张南楠就觉得很潮湿。“休假五天,回来之后鞋里已经长毛了”,而更让他心有余悸的是,一天他在收拾房子的时候,看到墙洞里有东西在动,以为是只壁虎,他拿着钳子夹,结果越拽越长,最后拽出一条一尺多长的蛇。“虫子、蛇,还有一些没见过的小动物,经常可以在宿舍周围见到,这里就跟动物园一样”。张南楠笑呵呵地说道。
山村的生活安静而充实,平日里,张南楠除了看书学习熟悉业务,一有时间就去入户走访,跟村民“打广子”宣贯扶贫政策、了解家中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微信交流成为仅有的放松时间。“一有空我就跟我哥聊天,既是打发点时间,也是让他心里有个底”。
有了弟弟的前车之鉴,张东栋到村时就淡定了很多,但也没少闹笑话。刚来的时候开车跟着村民一块进村,由于路不熟,语言不通,手机又没信号,跟丢了!第一次出村,往日三个小时的车程,结果用了五个半小时才到达汉阴县城。“立刻适应是不可能的,最起码的语言都不通,怎么开展工作?由于这个原因,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尽快融入村子的决心。”张东栋坚定的说道。
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兄弟俩很快成了地道的“村民”。张南楠从当地买来了一辆二手汽车,成天在山村里穿梭。张东栋也经常借李大爷家的摩托车,到包联户家中走访,每天打开手机,微信步数最少的一次都在2万步以上。
“不仅是我们兄弟之间互相支持鼓励,地方上的干部,村里的干部、村民,都给我们驻村扶贫、融入当地,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张东栋说。
“刚开始,我们不管多辛苦,都想抽空回家。现在我们是回到家就想着村里,下雨农作物受没受影响?天冷了张奶奶家的炉子热乎着没?老李家摩托坏了不知道修好了没有?”张南楠说,这既有路程远的因素,更有心底对那个地方的认同,那里也是自己第二个家园。
产业丰收欣欣向荣
初冬时节,笔架村一排排温室大棚里人头攒动,山坡上一片片茶园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着来年的产业丰收,预示着大山深处村民们的希望,预示着脱贫致富不再是梦想。
温室大棚内是十万袋香菇,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20万元;而700亩茶园销售收入已达135万元。“我们研判市场需求,又培育了6亩150万株紫阳1号茶苗,明年就可以投入市场。”张南楠介绍说。
在做大产业的同时,张南楠选择跟专业的产业公司合作,成功引入了蒲城跃康菌业有限公司、陕西鹏翔公司作为香菇、茶叶产业共建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和“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由公司为村子提供优质的菌袋和茶苗,并提供技术指导,采取企业保价收购和黄陵矿业消费扶贫的方式“消化”基地所生产的产品。
据合作方负责人介绍,部分香菇还会通过河南西峡香菇集散地销往韩国。
在产业发展上,笔架村把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极致。
“在建设产业基地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同时与企业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基本锁定了未来三年的收益。与贫困户签订了收益分享协议,明确规定了贫困户的权利、义务、分配标准等,让贫困户对项目有信心。”张南楠说。
10万袋香菇,20万株茶苗,千亩茶园,一个个产业,增加了脱贫的劲头,提升了致富的奔头。目前,笔架村累计收入已达700万元,盈利70余万元,其中黄陵矿业直接投入244万元,消费扶贫产品达到390万元。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做到了全村覆盖,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0.8%,低于国家规定的3%标准。
预计到2020年末,笔架村全村将实现人均香菇1000棒、全村拥有1000亩茶园、村年收入达1000万的“三个一”目标,距离新农村目标更近了。
如今,张南楠正在考虑着笔架村脱贫之后的后续帮扶,比如如何推动黄陵矿业为笔架村制定的“三做一打造”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如何落实好“一体两翼多元辅助”的产业规划,将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打造好、发挥好、使用好笔架村的产业品牌,在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从而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确保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等……
因地制宜持续“造血”
磨坝村位于汉阴县西南方向,与紫阳县、汉中市镇巴县接壤,全村313户,1010人,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及外出务工。
“村中产业种类多但规模小,主导产业不突出,集体产业发展思路需完善,农户因多年收益低,导致参与扶贫产业的热情不足,进而影响脱贫退出。”张东栋进村摸底到的情况,不太乐观。
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张东栋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为了寻找适合村子的产业,我们驻村工作队跑遍了县域范围内十几家农产品加工厂以及种养殖基地,最后经过驻村工作队、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体商议,并报公司审议后,确定发展大米加工这项‘造血’产业”。
确定项目后,张东栋结合当地实际,找设备厂商,找施工队伍,买设备、建厂房,又将村上原有的烘干、冷库设备融入其中,形成农产品综合加工厂。做大米加工厂,每年可以增收三万元,村民不用跑远路,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农产品加工,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外销。
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做出特色,也成为张东栋努力的方向。“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筹谋:一是根据村中实际,充分利用大山资源发展养蜂这项“甜蜜”产业,另一个是在种植、养殖产业之间寻找平衡点,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循环产业链”。
今年磨坝村陆续与民康公司、小仓公司以及颐品庄园签订了拐枣、花椒、中药材、羊肚菌、甜玉米等合作协议,标志着磨坝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
贫困户李井民,以前一直以种植芍药为生,但规模不大,“以前我种了10亩芍药,但品种不好,赚不了什么钱。种多了,也未必销得出去”。
李井民的担心很快成了过去,此次他不仅作为村里的代表签了字,更重要的是协议明确了收购保底价。
“现在跟着合作社种,不仅价格高,还包收。”李井民说,他今年种植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80亩。
据统计,目前磨坝村产业总面积已达1000余亩,所有贫困户都参与其中。
此外,张东栋还根据当地特点,规划出了畜牧养殖的新路子。近期,他正在和扶贫工作队一起走访了解适合当地的畜牧品种,为来年的规划做足准备。
“这里环境好,植被丰富,是饲养牲畜的绝佳场所,把农产品和畜牧产业都做起来,多元发展,可以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持。”张东栋说。
同一份责任同一个梦想
“我哥那里大米加工搞得很好,他也分享了很多经验,我想在笔架村也尝试一下这个项目。”张南楠说。
“南楠那里的香菇和茶叶已经形成规模,磨坝村也要尝试引进。”张东栋说道。在脱贫攻坚的舞台上,兄弟俩人,一开始就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当张东栋了解到弟弟在推进香菇项目后,也一直注意着项目的进展,弟弟张南楠没有任何保留地把整个项目的推进经验和盘托出:“一个大棚6000袋香菇,一袋3.8元,比市面上的香菇量多价低质量高,市场前景很好。”
“磨坝村和笔架村距离很近,气候条件一致,产业上可以互通。目前我正在找适合的地方来尝试落地项目。”张东栋说。
张南楠也同样关注哥哥的帮扶思路,思考着大米、养蜂、榨油等项目在笔架村落地的可行性。
哥俩在产业发展上互相学习,也在工作方法上同频共振。在村“两委”制度建设上,相互间也有着很多交流。“一些村干部规范意识、程序意识不足,想到哪、做到哪,对工作推进有影响,我们经常互相沟通如何不断提高村‘两委’制度建设水平。”张南楠说。
学习切磋,不仅在兄弟之间,也在一起参与扶贫的兄弟姐妹和朴实真诚的村民之间。“确实,我们是同出一门的亲兄弟,但在全国、全省的贫困村,所有的驻村人、村干部和村民也都是兄弟姐妹,大家都肩负着同一份责任,在为同一个‘脱贫致富’目标共同努力”。南楠和东栋两兄弟说道。(史灏)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