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读起这首诗,我总会心头一热,不由得想起了我的老娘,一位七十多岁至今仍在为儿女和家庭操劳的老母亲。
我的老家在关中地区一个很不起眼的农村。小时候物质匮乏,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从记事时起,印象中都是母亲终日忙碌的身影。当时我们都还很小,母亲总是天不亮就早早起床了,上要孝敬老人,下要操持家务,紧接着就再去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是很难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行色匆匆,终日里没有任何空闲的时间,就像一架永不疲倦的机器,总是在不停地运转。
七十年代的关中地区,生活艰辛。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通过在生产队多挣些工分来分些口粮。每天天不亮,父母便早早起床,收拾鸡舍羊圈,为的是给生产队多交些农家肥,之后便要匆匆忙忙参加生产队的集体耕作。农忙季节,特别是夏季抢收麦子,号称“龙口夺食”。当时没有什么机械,主要是靠人力,出工劳动比平时就更累了,但这时候工分比平时要高,母亲总要和父亲一起参加最重最累的劳动。偶尔有些其他能多挣工分的机会,比如去县城缴公粮、河道拉石头、治理渭河等苦活累活,这些本是男人们干的活,只要有机会母亲总是自己要求去参加的。为了节约粮食,保证口粮,春季野菜拌点面粉,就能蒸馍馍擀面条;槐花开了就去采槐花,回家洗洗蒸熟就能当顿饭吃;平日里白米细面只能用于招待尊贵的宾朋和长辈,小辈们是没有资格享用的。由于母亲的辛劳、节俭和能干,我们家的日子也勉强过得下去,逢年过节,还能吃上一口像样的饭菜,甚至给娃娃们添置点新衣。所以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饿肚子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也总算平安地长大了。
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也很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并不富裕,平日里总是节衣缩食,但总是要接济和照顾那些更困难的乡邻。一到年关,村子里总有一些负担重的人家缺衣少食,甚至断粮断炊。遇有邻里相求,母亲总是大度,只要自家尚有存粮,无论米面油盐,她总是慷慨大方,到了归还的时间,从不会上门讨要。邻里遇有难事,她总是及时赶到倾力相助,里里外外,无微不至,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婚丧嫁娶,她总是从头帮到尾。有时候,邻居家出外干活回家晚了,孩子们放学了没有饭吃,她总是把他们叫到家里,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把他们梳洗干净,吃饱穿暖,再让安安心心去上学。村里有户人家子女较多,棉衣棉裤都是母亲亲手缝制,入冬前送给他们平安过冬,他们至今仍尊称母亲为干娘,逢年过节必来探望。由于她做事厚道,热心助人,几十年来,她和邻里、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有过争执,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与别人争多论少,因此在乡邻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也对我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母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只能认得一些简单的汉字,但她深知学习和知识的重要,常说自己是睁眼瞎,耽误了许多事情,这种情况不能再在下一代身上重演。自从我们上学时起,她对我们总是从严要求,虽然看不懂我们那些课本,但每次放学回家,她总要让我们复述学习内容,装模作样检查我们作业。那时虽然条件艰苦,农活较多,但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让我们去干农活的。尤其是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学习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她对我们的学习抓得更紧了,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她虽然不能给我们辅导作业,但她特别重视每次学习成绩,一个小小的进步能让母亲欣喜几天,学习退步了,就会闷闷不乐,多方查找原因,要我们更加用功。看到母亲如此重视我们的学习,我不得不发奋努力,想方设法提高学习成绩,点灯夜读那是常有的事。所以直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带领弟妹们一起努力。最终,在当时低录取率的情况下,兄妹四人中,我和三弟成功考上大学,成了村子里人人羡慕的城里人。一家能出两个大学生,这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难得的,这也让母亲在乡亲面前非常骄傲,成为母亲这辈子最有面子的事。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外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而母亲却渐渐衰老。现在生活条件也好了很多,我们再也不需要母亲从事任何劳作,在家静养就好。但母亲劳动惯了,总是停不下来,一有时间就跑到自家地里查看庄稼长势情况,有时还要偷偷下地干活。我们多次规劝,但无济于事。她常是说,自己年龄大了,再也干不了啥活,净给娃娃们添麻烦,只有干点事,才能心安。我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她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献给了儿女,年龄大了也不愿给儿女们增添任何负担,能自己干的事绝不会麻烦儿女,总想着在有生之年再给儿女做点贡献,虽然这点贡献对我们来说已是微不足道。为了让母亲能生活好些,兄妹们不遗余力,想尽法子给母亲送钱送物,但母亲节俭惯了,总是舍不得花钱,给她的钱都是变着花样送给儿孙,否则就会觉得啥事没办成一样不自在。前年二弟要翻修房子,我们不愿意打搅她正常的生活,打算完工后告诉她就好,但她从别处听说后,非得要把她多年存的钱拿出来送给二弟,弄得二弟很尴尬,在乡邻和兄弟们面前也很没面子,而母亲却感觉很满足,好像是了却了一件很重要的心事。
现在母亲年事已高,但她仍然关注儿女生活的日常,总是叮嘱我们与人为善,好好工作,不要给别人添烦恼。母亲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妇女,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把一切都贡献给了自己的儿女。母亲是伟大的,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供养我们读书,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作为儿女,穷尽一生也难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唯有好好孝敬、赡养、陪伴,才是我们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愿母亲平安幸福,健康长寿,快快乐乐每一天。也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老有所养,福寿双全,共享这太平盛世。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