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雨连绵的时节,便怀念春夏的明媚,望着满目萧瑟的山景,又不由想到春景宜人的江南。
回望春日的江南,不仅有着“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勃勃生机,还有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水墨意境,更有“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园林妙景。
有言道“江南风景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提起江南,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象便在心头荡漾开来,而精致优雅的江南古典园林,更是这诗画美景中最璀璨的明珠。
身为北方人,若要说对江南园林的初始印象,就不免从晚清文人沈复笔下的“沧浪亭”谈起。
江南秀美,水乡情柔。幽静的沧浪亭畔,浓阴覆窗,人画俱绿,沈复与芸娘一对碧人惬意而悠闲地享受着岁月静、你侬我侬,在朴素而庸常的柴米油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对神仙眷侣如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把日子过成了诗,举投颦笑,皆是情愫。
在沈复的《浮生六记》里,六月时节,江南黄梅懊热,他们便躲到沧浪亭爱莲居西侧“我取轩”内避暑消夏,谈书论古,品月评花,赌书泼茶,好不畅快。中秋佳节,他们寻得沧浪亭幽雅清旷,便备好酒菜,直奔园内,关照好仆人守住大门,免得闲杂人等进来打扰,寻得良地,铺好摊子,席地环坐,邀月畅饮。古时女子晚上不可出门,为了陪同夫君一起夜游沧浪亭,芸娘女扮男装,租了一副馄饨担子,挑在肩头,大摇大摆走进园内。沈复爱花成癖,便去研究剪枝养节法则,领悟接花叠石套路,对此自有一番见地。
飘逸的水墨云烟中,流淌着情意绵绵的思绪,诗情画意的江南园林,承载着地老天荒的故事。文中的山石草木、水榭廊亭,无不关联着沈复夫妇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体现了园林建筑本身独有的韵味。沧浪亭如同隐于喧嚣世间中的一方净土,承载了沈复夫妇的爱与守护,也成为了万般姿态的中式美学中一份独特的存在。
尽管对江南园林的秀美倾心,但也遗憾自己未能悉数游览,只是机缘巧合到过两次拙政园,都是在春光灿烂的三、四月间,便在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大都临水而建。漫步其中,绿荫环绕,水清如镜,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廊桥道婉连翠岛,假山洞隧深藏幽径,皆为意境幽深的艺术佳品。院内精致的楼园布局不拘一格,各有特色,如远香堂,听雨轩,见山楼,荷花亭……各个造型不同,风格不同,但都艺术非凡。每个园林楼院也都有寓意,每一处景别都存在的恰到好处,每一个景观都清澈透明,真是一步一景,景景动人。特别是巧妙视角下的“远借北寺塔”这一景观,模糊了园林的边界,延长了园林的空间维度,升华了园林的意境,由此可见设计者独到的匠艺和匠心。
清幽古朴的拙政园,一扇一窗、一亭一廊、一庭一院、一景一境,园中的山水、植物、楼宇以及室内装饰,是集中式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实乃登峰造极之作。一路穿行,路中路,亭连亭,园中园,楼外楼,山外山,曲折迂回,风景优美,宛如天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拙政园,典雅,浑厚,朴实,风景独特,着实让人惊叹、称赞,触动心弦!
在几百年的风雨中,园林数易其主,分合几度,但在历史的流转中,并没有遭到毁弃和破坏,反倒在不断的更迭中得到了维护和扩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接手园林的主人,均是历史上著名的政客、财阀,或是极具修养的文人,也许他们大都怀有寄情山水的旷世幽怀,才使得这片园林得以保存和延续。
信步园中,心静了,脚步慢了,言语也轻柔了,耳边隐隐传来软语绵绵的昆曲吟唱,缥缥缈缈,不绝如缕。站在廊亭一角,白色的绣球花竞相绽放,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却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路旁参天的古树,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顽强。
有人评价,江南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工”,我也觉得,江南园林之美不可名状,用“ 玲珑有致”“钟灵毓秀”抑或其他更具赞美的词来褒扬,也有言不尽意的之感。这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艺术珍宝,承载着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也折射出中式美学的精髓与灵魂。
沉醉景中,清风送香,花影摇曳,如此美妙绝伦的园林,着实令人痴迷。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版权所有:球友会网页版,球友会(中国)(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